瞫伯自知理虧,沉默不言。
相善道:“腦殼打破,仍是兄弟,二公子言重了。”
若春沛也假意勸道:“小不忍則亂大謀。當前大敵,乃是楚國,自相殘殺,正是楚人高興之事。”
實際上,在此之前兩日,苴懷已經回報,說查遍那個洞子周圍數裏之地,除了發現十多具許多年前的人獸屍骨,並沒有發現什麼寶物,瞫伯本想發令退兵,麵子上過不去,現在有了一個台階, 正好借坡下鹿。
瞫伯假意歎了一聲,道:“二公子親自到草原傳國君令,臣不敢不從。”傳令樸延滄退兵。吃了一個歡喜宴,巴西安引兵還枳都。
樸延滄傳了退兵令,各部皆退。不想樊小虎接到令,心中不服,率本部樊當等十多名武士趕到那個洞子處,放了一把火,燒了兩天一夜,天幸得一場雨才將大火淋熄。
據後人考證推測,當時巴人發現的那個洞子,疑是今彭水縣鹿鳴鄉的象鼻子洞,洞子上有老虎岩,下有落水孔,地形險要,洞中有二穴,可容數百人,明末清初,蒙古奇渥溫家族的一支後代避戰亂遷入這一帶,後來為了躲避亂軍、土匪,將洞子修建成了一個堡壘,至今,仍存有兩方碑刻。
後話少說。
鬱侯得了消息,又大罵瞫玉無理。
瞫伯得報樊小虎放火燒山,心中竊喜,令獎賞,又知他武功了得,再加是樊氏部族頭人之子和樸延滄女婿的雙重身份,命將他提拔到虎安宮中為虎賁的一個頭目,其妻樸雪梅也一起進草原居住。
聽說此事,客卿鄧魯私下對文史官虢昌道:“防患於未然,邑君太輕信人。樊小虎武功高強,真是一隻猛虎,他進草原,相某如虎添翼。”
虢昌道:“樸延滄視相氏為再造恩人,樊小虎是他的女婿,且聽說兩家結為親家,本就是相善的主意。瞫鳶又是相善親外侄,如此關係錯綜,難保無事。”
“巴人貴族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如一團亂麻,剪不斷,理更亂。”
“此事後患並不難看出。若春沛口若懸河,可想法讓他出麵勸說。”
“若春沛一踩九頭翹,我至今沒完全看懂他的為人,不敢輕率。況且,上次因美人之事,邑君大怒,他已經不是初到虎安山的若春沛,比以前要謹慎許多。”
虢昌笑道:“他那般聰明的一個人,居然做出那件蠢事。”
鄧魯笑道:“正所謂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當然,要不是事情出在若氏,他也不會出那個歪點子。”
鄧魯所言的“歪點子”,發生在上年,虎安宮糧草總管苴懷到若氏部族追加籌辦軍糧,若氏首領若春風置酒相待。
苴懷見一侍女年約十三四,比桃花豔,比玉生香,有絕色,吃了一驚,又見若春風對她態度,料到其中有故事。
當日,苴、若二人因糧晌方麵事情談得不太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