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孫臏龐涓鬥智(1 / 1)

魏惠王也想仿效秦孝公,搜羅一個商鞅式的人才來治理國家。他不惜重金招徠天下豪傑。

當時有個叫龐涓的魏國人也來了,魏惠王親自接見了他。龐涓講了一些富國強兵的道理。魏惠王聽了很讚賞,就拜龐涓為大將。

後來,魏惠王又聽到孫臏很有才幹,跟龐涓說起孫臏。龐涓派人把孫臏請來,跟他一起在魏國共事,龐涓發現自己的能力不如孫臏,怕有朝一日孫臏會取代他的地位,就告發孫臏私通齊國。魏惠王十分惱怒,治了孫臏的罪,在孫臏的臉上刺了字,還剜掉了他的兩塊膝蓋骨。

正巧齊國有一個使臣出使到魏國,便偷偷地把孫臏帶回了齊國。

孫臏到了齊國後,齊威王對他大為賞識。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龐涓進攻趙國,齊威王就拜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發兵去救趙國。田忌按照孫臏的計策,去攻打魏國國都大梁。龐涓的軍隊已經攻下邯鄲,忽然聽說齊國攻打大梁去了,立即吩咐全軍回救大梁。當龐涓的隊伍到達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時,正與齊國兵馬相遇。兩軍一開仗,龐涓大敗。齊軍不僅解了邯鄲之圍,而且大勝而歸。

公元前341年,魏國又派兵進攻韓國。韓國也向齊國求救。那時候,齊威王已經死了,他的兒子齊宣王繼承了王位。齊宣王派田忌、孫臏帶兵救韓國。孫臏采用他的老辦法,不去救韓,卻直接去攻魏國。

龐涓接到本國的告急文書,隻好退兵往回趕,這時,齊國的兵馬已經進魏國了。

魏國太子申率領大量兵力,抵抗齊軍。這時候,齊軍已經退了。龐涓一見齊軍撤退,便吩咐魏軍日夜兼程,沿著齊軍隊伍走過的路猛追過去。一直追到馬陵(今河北大名縣東南),天色漸漸黑了下來,馬陵道十分狹窄,路旁邊都是障礙物。龐涓恨不得一步趕上齊國的軍隊,命令大軍摸黑往前追。忽然前麵的路給木頭堵住啦。

龐涓到前麵一看,見道旁樹全砍倒了,隻留下一棵最大的沒砍。那棵樹上麵還刮去了樹皮。裸露的樹幹上麵影影綽綽還寫著幾個大字,因為天色昏暗,看不清楚。

龐涓叫兵士拿火一照,看見上麵寫的是“龐涓死於此樹下”。

龐涓大驚失色,連忙命令將士撤退。霎時間,四周的亂箭,像飛蝗似的向魏軍射來,馬陵道兩旁殺聲震天,齊國的兵士鋪天蓋地地殺過來。

原來這是孫臏設下的計策,他故意讓軍隊裝出逃跑的樣子,引誘龐涓追上來。他算準魏兵在這個時辰到達馬陵,預先埋伏下一批弓箭手,吩咐他們隻等樹下出現火光,就一齊放箭。龐涓見無路可逃,便拔劍自殺了。

齊軍乘勝大破魏軍,把魏國的太子申也俘虜了。從這以後,孫臏的名聲傳遍了各諸侯國。他寫的《孫臏兵法》一直流傳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