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霍去病打敗匈奴以後,雙方停戰了幾年。這時,匈奴已經失去大規模進犯中原的實力,於是表示要和漢朝和好,實際上還是想借機進犯中原。
公元前100年,匈奴覺察出漢朝又有出兵的跡象,便派使者來求和,還把漢朝的使者都放回來了。漢武帝為了答複匈奴的善意,派中郎將蘇武持旌節,帶著副手張勝和隨員常惠,出使匈奴。
蘇武到了匈奴,送回漢朝以前扣留的匈奴使者,獻上禮物。在等單於寫個回信讓他回去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兒。
原來,以前有個漢人使者叫衛律,在出使匈奴後投降了匈奴。單於特別器重他,封他為王。
衛律有一個部下叫虞常,對衛律很不滿,他跟蘇武的副手張勝是故友,虞常和張勝在匈奴見了麵,就暗地跟張勝商量,想殺了衛律,再劫持單於的母親,逃回中原去。由於虞常辦事不夠嚴密,泄露了計劃,被單於抓起來,交給衛律去審問。
事情發生後,張勝害怕了,才把虞常跟他密謀的經過告訴了蘇武。
衛律審問虞常,用盡了各種酷刑。虞常經受不住折磨,把和張勝密謀的事供了出來。因為張勝是蘇武的副使,單於命令衛律去叫蘇武來受審。
蘇武對常惠等人說:“我們這次出使匈奴,是為了漢朝與匈奴和好。如今我出庭去受審,使漢朝受到侮辱,我還有什麼臉麵回到漢朝去呢?”說著,拔出佩刀向自己身上砍去。衛律急忙把他抱住,可是蘇武已經把自己砍成了重傷,血流如注,暈過去了。
單於暗暗佩服蘇武是個有骨氣的人,他希望蘇武能夠投降,像衛律一樣為他效勞。他每天都派人來問候蘇武,想要軟化蘇武,勸他投降。
後來,衛律奉單於之命,用盡了威脅利誘的手段,都不能使蘇武投降,就隻好回報單於。單於聽說蘇武這樣堅定,便更希望蘇武投降。
他下令把蘇武關在一個大地窖裏,不給飯吃,不給水喝,想用饑餓來迫使蘇武投降。但是,意誌堅強的蘇武卻毫不動搖。
匈奴單於實在拿蘇武沒有辦法,就隻好命令把蘇武送到北海邊上(前蘇聯西伯利亞貝加爾湖一帶)去牧羊。單於對蘇武說:“等公羊生了小羊,就送你回漢朝去!”公羊怎麼能生小羊呢?單於的意思很明白,他是決意不放蘇武回漢朝了。
北海這個地方,終年白雪皚皚,荒無人煙,連鳥獸也很稀少。蘇武餓了,就掘取野鼠洞裏的草籽來充饑。過了不久,單於又派人來勸蘇武投降,蘇武依舊堅決地予以拒絕。
每天,蘇武一麵牧羊,一麵撫摸著出使時漢武帝親手交給他的旌節。日子長了,旌節上的毛都脫落了,蘇武還是緊緊地抱著那根光禿禿的旌節,艱苦地度過了漫長的歲月。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單於死了,匈奴發生了內亂,分成三個國家。這時候,漢武帝已經死了,他的兒子漢昭帝即位。漢昭帝派使者到匈奴打聽蘇武的消息,匈奴謊稱蘇武死了,漢朝使者也就相信了。
後來,漢使者又去匈奴,蘇武的隨從常惠當時還在匈奴。他買通匈奴人,私下和漢使者見了麵,把蘇武在北海牧羊的情況告訴了使者。使者又驚又喜,他想出一個主意,見了單於,他嚴厲地責備說:“匈奴既然有心同漢朝和好,就不應該欺騙漢朝。我們皇上在禦花園裏射下一隻大雁,雁腳上拴著一條綢子,上麵寫著蘇武還活著,而且在北海牧羊,你怎麼說死了呢?”
單於聽了,嚇了一跳,他還真的以為蘇武的忠義感動了飛鳥,連大雁都代他傳達消息呢。他向使者邊道歉邊說:“蘇武確實還活著,我們馬上就放他回去。”
蘇武到匈奴的時候才40歲,在匈奴遭受了19年的摧殘折磨,胡須、頭發全白了。回到長安的那天,長安的百姓都出來迎接他。他們看見白胡須、白頭發的蘇武,手裏還拿著光禿禿的旌節,沒有一個不受感動,說他真是個有氣節的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