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文成公主入藏(1 / 1)

吐蕃人是藏族的先祖,唐初在青藏高原上生活,並日益壯大起來。大約在620年,吐蕃讚普(吐蕃人的首領)鬆讚幹布的父親統一了西藏各個部落。後來,鬆讚幹布做了讚普,把都城遷到邏些(今拉薩),製定了官製和法律,建立了強大的奴隸製政權。

640年,鬆讚幹布派得力的大相(宰相)祿東讚帶著五千兩黃金,數百件珍寶,去長安求婚。唐太宗向祿東讚仔細詢問了吐蕃的情況,答應把美麗多才的文成公主嫁給鬆讚幹布。

傳說當時到長安求婚的有5個國家的使臣,唐太宗決定出幾道難題,考一考這些使臣,誰回答得正確,就把公主許配給誰的國王。

唐太宗叫侍從拿出一顆珍珠和一束絲線,對使臣們說:“誰能把絲線穿過珍珠的小孔,就把公主嫁給誰的國王?”這是一顆中間有一個彎彎曲曲小孔的珍珠,叫九曲珍珠。一根軟軟的絲線怎能從彎彎曲曲的小孔中穿過呢?幾位使臣拿著絲線不知怎麼辦。祿東讚靈機一動,他捉來一隻螞蟻,把絲線拴在螞蟻的身上,再把螞蟻放進小孔的一端,然後向小孔內吹氣。一會兒,螞蟻爬出了小孔的另一端,絲線也就在螞蟻的帶動下,穿了過去。

接著,唐太宗又出了第二道難題。他命令馬夫趕來一百匹母馬和一百匹馬駒,要求辨認一百對馬的母子關係。其他使臣束手無策,隻有祿東讚想出了辦法。祿東讚把母馬和馬駒分別圈起來,隻喂馬駒草料,不喂水。過了一天,再把馬駒放出來,小馬駒渴得厲害,紛紛找自己的媽媽吃奶,就這樣,祿東讚辨認出它們的母子關係。

於是,到了641年,唐太宗就派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動身進入吐蕃。鬆讚幹布親自率領大隊人馬從邏些趕到柏海(今青海省紮陵湖)迎接。鬆讚幹布原來住在帳篷裏,為了和文成公主成婚,在邏些專門建築了一座華麗的王宮,就是現在的布達拉宮。在這座王宮裏,鬆讚幹布和文成公主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文成公主進藏,在吐蕃曆史上是一件重大事件。文成公主到達吐蕃,不僅帶去各種穀物、蔬菜種子,而且帶去了工藝品、藥材、茶葉及各種書籍。吐蕃過去沒有文字,無論什麼事都用繩打結,或在木頭上刻符號表示。文成公主勸鬆讚幹布設法造字。於是,鬆讚幹布指令吞彌·桑布紮去研究,後來創製出了30個字母及拚音造句的文法。從此吐蕃有了自己的文字。所有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

650年,鬆讚幹布不幸英年早逝,隻活了33歲。鬆讚幹布死後,文成公主又活了30年。文成公主受到吐蕃人世世代代的熱愛,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