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鄭和下西洋(1 / 1)

明成祖奪得皇位後,有一件事總使他心裏不安穩,那就是皇宮大火撲滅之後,沒有找到建文帝的屍體。為了把這件事查個水落石出,他派出心腹大臣,去各地秘訪建文帝的下落,但是這件事不好公開宣布,就借口說是求神問仙。

後來,明成祖又想,建文帝會不會跑到海外去呢?於是,他就決定派一支隊伍,出使國外。他想到跟隨他多年的宦官鄭和,是最合適的人選。

鄭和,本姓馬,小名叫三保,出生在雲南的一個回族家庭裏。鄭和小時候就從父親那裏聽說過外國的一些情況。後來,他進宮裏當了太監。明成祖見他聰明能幹,很信任他,還給他起了鄭和這個名字。

1405年6月,明成祖正式派鄭和為使者,帶一支船隊出使“西洋”。那時候,人們叫的“西洋”,指的是我國南海以西的海和沿海各地。鄭和帶的船隊,一共有2.78萬多人,除了兵士和水手外,還有技術人員、翻譯、醫生等。他們駕駛62艘大船,從蘇州劉家河(今江蘇太倉瀏河)出發,經過福建沿海,浩浩蕩蕩,揚帆南下。

鄭和第一次出海,到了占城(在今越南南方)、爪哇、舊港(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東南岸)、蘇門答臘、滿刺加、古裏、錫蘭等國家。他每到一個國家,先把明成祖的信遞交國王,並且把帶去的禮物送給他們。許多國家見鄭和帶了那麼大的船隊,而且態度友好,都熱情地接待他。

鄭和這一次出使,一直到第三年九月才回來。西洋各國國王見鄭和回國,也都派了使者帶著禮物跟著他一起回訪。各國的使者見了明成祖,送上大批珍貴的禮物。明成祖見鄭和把出使的任務完成得很出色,高興得合不攏嘴。

後來,明成祖覺得沒有必要再去尋找建文帝了,但是出使海外的事,既能提高中國的威望,又能促進與各國的貿易往來,有很多好處。所以從那以後,明成祖一次又一次派鄭和帶領船隊下西洋。從1405年到1433年的將近三十年裏,鄭和出海七次,先後一共到過印度洋沿岸三十多個國家。

鄭和第六次出使回國的同一年,明成祖得病死了。當他第七次出使回來後,大臣們認為鄭和出使花費太大,便把出外航行的事業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