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是是否會製造與使用工具。有了工具,就意味著對自然的改造,意味著生產的開始,因此,人類的文明史,首先就是製造和使用工具的曆史。

人類最早創造和使用的工具就是用天然石頭製成的石器。

據推測,人類在形成的過程中,長期的使用天然木棒和石塊來獲取食物和保護自己,偶然發現用礫石摔破後產生的銳緣來砍砸和切割東西比較省力,從而受到啟示,便開始打擊石頭,使之破碎,以製造出適用的工具。

就世界範圍來看,人類開始製造工具大約是在300萬年前。最早的工具並沒有什麼標準的形式,一物可以多用。坦桑尼亞奧杜韋峽穀發現的最早石製工具,大約距今200萬年左右,其典型的石器是用礫石打製的砍砸器。

在舊石器時代製作石器最原始的辦法,是把一塊石頭加以敲擊或碰擊使之形成刃口,即成石器。打製切割用的帶有薄刃的石器,則有一定的方法和步驟:先從石塊上打下所需要的石片,再把打下的石片加以修整而成石器。

在初期,石器是用石錘敲擊修整的,邊緣不太平齊。到了中期,使用木棒或骨棒修整,邊緣比較平整了。及至後期,修整技術進一步提高,創造了壓製法。

壓製的工具主要是骨、角或硬木。用壓製法修整出來的石器已經比較精細。

到新石器時代,石器製造技術有了很大進步。首先,對石料的選擇、切割、磨製、鑽孔、雕刻等工序已有一定要求。石料選定後,先打製成石器的雛形,然後把刃部或整個表麵放在礪石上加水和沙子磨光。這就成了磨製石器。

磨製石器與打製的石器相比,已具備了上下左右更加準確合理的形狀,用途趨向專一;增強了石器刃部的鋒度,減少了使用時的阻力,使工具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穿孔技術的發明是石器製作技術上的又一重要成就,它基本上可分為鑽穿、管穿和琢穿三種。鑽穿是用一端削尖的堅硬木棒,或在木棒一端裝上石製的鑽頭,在要穿孔的地方先加些潮濕的沙子,再用手掌或弓弦來轉動木棒進行鑽孔。管穿是用削尖了邊緣的細竹管來穿孔,具體方法與鑽穿相同。琢孔,即用敲琢器在大件石器上直接琢成大孔。穿孔的目的在於製成複合工具,使石製的工具能比較牢固地捆縛在木柄上,便於使用和攜帶,以提高勞動效率。

新石器時代的石器種類大大增多。早期遺址中大量出土的農業、手工業和漁獵工具有斧、锛、鏟、鑿、鏃、矛頭、磨盤、網墜等,稍後又增加了犁、刀、鋤、鐮等。

原始社會時期生產工具的改進,增強了人們向自然界作鬥爭的能力,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天地變得日益廣闊起來。但由於當時人們所能支配的物質隻不過是石、木、骨、角和利用天然纖維簡單加工而成的繩索等,這就限製了工具的創造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