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能在沙漠中生存的本領,被人類利用得太久了,所以目前尚存於世的真正野生駱駝為數極少,並且全部都是雙峰駝。
駱駝科動物在1000萬年前原產於北美洲。這科動物包括美洲駝、羊駝、駱馬、原駝等。它們的遠祖,越過白令海峽陸橋,到達亞、非兩洲,經過漫長的時間,演化出有兩個峰的雙峰駝和人類馴養的單峰駝。
現存的單峰駝除因偶然跑脫而變成野駱駝外,都是人工馴養的。但蒙古的戈壁灘中仍有真正的野生雙峰駝。這些野生駱駝身披褐色短毛,體型瘦削,與長毛而身體粗壯的馴養種比較,有顯著的區別。
從史前時代起,雙峰駝與單峰駝便已成為人類在沙漠旅行時不可缺少的伴侶。身體高大修長的單峰駝,在中東及北非的炎熱沙漠中用作旅客的坐騎和馱獸。雙峰駝冬天有深色的長毛,四肢短而粗壯,較適宜亞洲中部的高山及寒冷沙漠環境。
駱駝善於適應幹燥環境。長久以來,一般人相信駱駝的胃囊或駝峰可以儲水,可是這種說法並無根據。
駝峰內儲藏著其實是脂肪,正因為有絕緣作用的脂肪集中在一個地方,駱駝身上的其餘部分,就像個散熱器一樣,把體熱散發出去。
駱駝用水非常節省,因排尿而失去的水分也非常少,而且要在體溫升到約攝氏40度時才開始流汗。到了這時,白天通常快要過去了,駱駝又可以在夜間清涼的時候,慢慢地散發出積聚的體熱。
大多數哺乳動物,在炎熱而幹燥的空氣中過分失水,便會因突發性中暑而死。由於身體流汗時失去水分,要抽取血液中的水分來補充,結果血液變得很濃,以致循環速度減緩,無法把體內的代謝熱帶到皮層去散發,於是體溫驟升,跟著就是死亡。一個人嚴重失水時,因水分減少而損失的體重,約為體重的百分之十二。
但駱駝能損失等於體重百分之三十的水而無顯著痛苦。駱駝失去的水分,以來自肌肉組織為主,對血液影響不大。一隻因脫水而消瘦的駱駝,大約能喝下30加侖水,而不會有水中毒的危險。
一個脫水的人,若以同樣的速度補充失去的水分,便會死亡。駱駝的卵形紅血球能夠很快地膨脹,變成球狀,吸收突然增加的水分而不致破裂。
駱駐身體組織重新獲得水分後,很快便回複正常體重。駱駝喝水,通常隻是為了補回因失水而減輕的體重。炎熱地方的沙漠中,駱駝冬季因為以多汁的植物為食,可能完全不用喝水。到了夏天,駱駝又可以完全吃無汁的植物生存。
雙峰駝的交配期在1月及2月,單峰駝的交配則在雨季完成。在交配期間,雄駱駝的脾氣變得很壞,時常打鬥,用長犬齒咬傷對方。
單峰駝的妊娠期約為一年,雙峰駝則起碼13個月。幼駱駝一出生就很強壯,一天之內可以跟著其母到處跑,哺乳期為3至4個月。
戈壁沙漠中的野生雙峰駝喜結小群而居,每群有一兩隻雄性和3至5隻雌性不等。它們睡在空曠的地方,白天進食,可吃任何植物。雙峰駝春季移走到分布區北部,秋季才返回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