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大哺乳動物所需的水分,大部分從所吃的植物中吸取。直角羚、瞪羚和野驢都要經常長途跋涉,尋覓植物充饑。
在東半球沙漠中生存的較大型哺乳動物,全部都有因缺乏地下水以及雨水既稀少又不正常而引起的困難。產於亞非兩洲沙漠的野驢所以能生存下去,就是因為野驢也像駱駝一樣,可以長時期不喝水,而到喝水的時候,又可以吸收大量的水。
直角羚是羚羊一屬,它們所需的水分,多半來自所吃的植物,直接取自水窪的反而較少。不同種類的瞪羚,耐旱能力也各有不同。
東半球的羚羊及野驢,都經得起長途跋涉,可以走到老遠的地方去找尋水源或隱蔽地。
直角羚的角很長,鋒利如尖矛,有些品種的角,可長達4英尺。遇到野狗和獵豹,直角羚不但不逃避,反而常常攻擊對方。根據一項報告,一頭獅給釘在一雙直角羚的角上,結果兩者都無法脫身。
直角羚行刺時頭部向下,像揮舞鐮刀似的擺動長角,鼻孔不斷噴氣。雄性直角羚頸部和肩部的皮膚特厚,因此在爭霸的搏鬥中很少受到致命之傷。雌性直角羚雖也有角,但並不搏鬥,頸部和肩部的皮膚較薄。
直角羚居於遍地石塊的沙漠中,很少喝水,從所吃的植物中吸取所需的水分。天氣最炎熱的時候,許多直角羚羊都會遷往沙漠邊緣,找尋遮隱的地方。幼直角羚在這些地方的雨季中誕生。非洲的沙漠及草原,到處都有直角羚羊的足跡。
阿拉伯大羚羊肩高約3英尺,是最小的沙漠直角羚。近年由於濫捕,瀕臨絕種。
東半球沙漠地區典型的瞪羚,是生活在乎坦多石沙漠的多加瞪羚。這種小動物肩高隻兩英尺,非常機警,奔跑速度可快至每小時50英裏。它們通常結成小群出沒,每群有5至10隻不等。
地中海盆地內沙漠地區的多加瞪羚,可全賴多汁植物和植物的根獲得所需的水分。但蘇丹境內的多加瞪羚,在炎熱季節裏如不喝水,最多也隻能支持5天。因此蘇丹的多加瞪羚,似乎不及駱駝那樣能適應缺水的生活環境。它們的生存,視其能否長途跋涉走到有水的地方而定。
亞非兩洲的沙漠以及亞洲的幹草原,出產兩種野驢。這兩種野驢像駱駝一樣,經得起嚴重的脫水情況,失水程度高達體重的百分之三十仍可保持健康,還能很快補充體內失去的水分。在短短數分鍾內,一隻野驢喝得下超過本身體重四分之一的水。
亞洲產的野驢有數種,其中一種是聖經提及的野驢。非洲野驢隻有努比野驢及索馬利野驢兩種,其中的索馬利野驢多半已與當地的野驢雜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