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不息的江河水和波光瀲灩的湖泊水對地球總水量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就是在地球總淡水量中也隻占極少部分。但是江河湖泊水是地球陸地上分布廣、更換周期短、與人類關係最密切、最便於開發利用的水體。一個國家江河湖泊水量的多少,常常可以直接標識其水資源的豐富或貧乏程度。人類的祖先早就懂得,瀕臨江河湖泊是最宜於頤養生息的地方。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有了黃河,才有炎黃子孫的繁衍,才有中華民族的悠久文明;有了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才有文明古國巴比倫;恒河孕育了印度的古代文明;尼羅河使埃及的古代文明大放異彩。世界上大多數城市都鄰近江河湖泊,一個遠離江河湖泊的城市,往往會因為缺水而受到製約。
地球上的江河若不計長短,湖泊若不計大小,其數量是難以計數的。所以我們所談及的都是主要江河湖泊。
如果以長度來衡量江河的大小,世界上長度超過1000千米的江河就有60多條。這60多條大河,在各大洲(除南極洲)的分布數量多少排序基本上與六大洲麵積大小排序相同。麵積最大的亞洲,長度超過1000千米的江河有20條,麵積最小的大洋洲隻有5條,非洲有16條,北、南美洲各有12條,歐洲有10條。
南美洲的亞馬孫河除長度略遜於非洲的尼羅河而屈居世界第二外,在流域麵積和河口年平均流量方麵均獨占鼇頭。它的流域麵積是尼羅河的2倍多,幾乎等於我國長江的4倍;它的河口年平均流量為我國長江的3.7倍,是尼羅河的52倍。這是因為亞馬孫河流域地處赤道附近,雨量充沛,彙水麵積又大。亞馬孫河上遊多急流瀑布,中、下遊自西向東橫貫巴西北部,河寬水豐,支流繁多,其長度超過1000千米的支流就有20多條。亞馬孫河注入大西洋,洪水期間,河口一片汪洋,有“河海”之稱,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占全世界河流注入海洋的1/6,使巴西成為世界上水資源最豐富的國家。
剛果河盡管其長度隻及尼羅河的2/3,比我國長江還短1700多千米,但是由於剛果河流地處非洲降水量大的赤道附近,其彙水麵積又大,彙集了豐富的降水,入海(大西洋)河口年平均流量比我國長江還多1/4。
我國幅員遼闊,河流眾多。流域麵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5萬多條,流域麵積超過1000平方千米的也有1500多條。外流區和內流區分別占國土總麵積的2/3和1/3。
外流河
著名的外流河有我國的母親河黃河,有我國第一大河長江,還有鬆花江、珠江、遼河、海河及淮河,它們構成是我國外流區的七大水係。還有東南沿海的錢塘江(浙江省第一大河)、甌河(浙江省第二大河)、閩江(福建省第一大河)和九龍江(福建省第二大河)等水係。此外,兩廣(廣東省和廣西省)沿海、山東半島和遼寧半島、台灣島與海南島、河流雖多,但都比較短小。這些河流除鬆花江彙入黑龍江流出國外,其餘皆東流入太平洋。
黃河
黃河是我國的第二長河,世界第五長河,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幹流貫穿9個省、自治區: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彙集有35條主要支流,較大的支流在上遊,有湟水、洮河,在中遊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遊有伊河、洛河。兩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較高,流入黃河的河流很少,因此黃河下遊流域麵積很小。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托克托縣區河口鎮為上遊,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孟津間為中遊,河長1206千米;孟津以下為下遊,河長786千米。黃河橫貫我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麵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像一頭脊背穹起、昂首欲躍的雄獅,從青藏高原越過青、甘兩省的崇山峻嶺;橫跨寧夏、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奔騰於晉、陝之間的高山深穀之中,破“龍門”而出,在西嶽華山腳下掉頭東去,橫穿華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濱。
上遊河段流域麵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麵積占全黃河總量的51.3%。上遊河段總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為10/1000;河段彙入的較大支流(流域麵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條,徑流量占全河的54%;上遊河段年來沙量隻占全河年來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上遊河道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製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遊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穀段和衝積平原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