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事情過了頭,就成了禍害。一旦降下的雪太大時,造成的損失就不小了。這一點好多人不相信,這裏舉個例子看看。1983年1月17日~19日,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特大降雪。許多地區積雪深厚,最嚴重的可達半米深,結果電線結冰,通信、輸電線路中斷。僅江蘇省就有六百二十多萬伏以上的輸電線路被切斷;兩萬多根電線杆倒伏,南京機場關閉了近一個星期,京滬鐵路停運一天多。

冷凍災害的最大受害者是農作物,它造成大麵積農作物減產,甚至凍死。

為此,人們還把低溫的冷凍形象地分為“倒春寒”、“寒露風”。1976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江南廣大地區出現了明顯的“倒春寒”,湖南、廣西、廣東、江西、福建五省因為爛種而損失3.5億公斤種子,占播種量的1/3。

酸雨、大霧、陰雨等

酸雨是一種嚴重的環境問題。由於地麵上的二氧化硫(SO2)和氧化氮(NO)被大量地排放在空中,經過水汽凝結後,形成帶有硫酸(H2SO4)和硝酸(HNO3)的雨,再降落到地麵上,嚴重地威脅著人類。

酸雨導致了湖泊中的魚類成批地死亡,浮遊生物、藻類減少。日本石弘之指出,歐洲從20世紀60年代起,湖麵1公頃以上的85,000個湖泊中,有21,500個受到酸雨的影響。其中11,000種魚類及水生昆蟲驟減,2000種完全滅絕。酸雨還使一些農作物、樹木的根莖受到侵蝕,不少森林死亡,農作物減少。聯邦德國的一份調查表明:由於酸雨的影響,該國森林受害麵積曾經在一年中上升了9.7個百分點。一些建築物也未能脫離苦海,像印度的大理石建築泰姬陵、雅典城亞克羅波利、我國的樂山大佛,都因為酸雨的影響,已經麵目全非了。

大霧,是貼近地麵大氣層中的水汽凝結或凝華而形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霧分平流霧和輻射霧兩種。輻射霧,由白天蒸發的水汽在晚上降溫時產生,它一般在晴天出現;而平流霧,是由暖濕空氣在推移過程中,遇冷而形成,它在一天的任何時候都可以形成。

大霧的危害不僅僅限於使交通受阻,如我國華北地區曾出現的一次罕見大霧,破壞了高壓輸電線路的瓷瓶絕緣,造成大麵積斷電事故。而酸霧的出現,更叫人觸目驚心,1952年12月5日,倫敦地區發生了硫酸霧,霧中二氧化硫濃度積聚越來越高,這種狀況一直持續了三天,直到12月8日才結束。

這次大霧使近4000人死亡。

洪水泛濫

在全球範圍內,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水發生,1995年更是屢見不鮮,連續不斷,而且範圍大,災害重。

美洲新年的鍾聲剛剛敲過,隆冬季節多雨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遇到了連續9天的暴雨,出現了近10年來最嚴重的洪水;3月再次遭受洪水的襲擊,損失20多億美元,為本世紀以來加州範圍最廣、損失最大的洪澇災害。在美國南部和中部,5月份暴發的洪水也造成了近40億美元的損失。6月,加拿大西南部的艾伯塔南部因暴雨和落基山融雪,河水高出正常水位9.8米,造成該地近百年來最嚴重的洪災。南美洲巴西的聖保羅和薩爾瓦多也先後因暴雨洪水引發泥石流和山體滑坡,淹沒了附近居民聚集區,數十人死亡。哥倫比亞暴雨引起塌方,至少造成10人死亡。

歐洲新年伊始,冬雨頗豐的西歐受到一場極為嚴重的暴風雨襲擊。創法國降水量150年來同期最高記錄,4萬多間房屋、800多條道路被毀。英國北部3條主要河流及其支流水位都創本世紀最高記錄。萊茵河在德國的水位達10.67米,為6年來最高記錄。在荷蘭,水位高出海平麵16.63米,為40年來最高位,25萬人被迫撤離。這次洪水不僅給西歐造成人員傷亡,也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挪威6月的非季節暴雨和高山融雪,電引發了125年來最嚴重的洪水。

亞洲是每年全球洪水發生最多的地區,1995年尤為頻繁。

朝鮮8月份受到近百年未遇的巨大洪水襲擊。520多萬人被困,68人死亡,據報道,經濟損失達150億美元。雨季到來之前,孟加拉和印度等國已多次受熱帶氣旋襲擊。其中孟加拉國的洪澇是1988年來最嚴重的,全國有一半地區、700萬人處於洪水的威脅中,500多人死亡或失蹤。

在東南亞,由於連續暴雨,中南半島河流水位猛漲,紅河、湄公河、湄南河流域洪水泛濫,越南170多人喪生,南部最大產糧區一片汪洋,約20多萬間房屋被淹,造成嚴重毀壞;柬埔寨2900多公頃良田被毀,數百人無家可歸;泰國的這一年是12年來洪澇災害最為嚴重的一年,死亡近200人,毀壞良田50萬公頃。印度尼西亞上百人死於洪水。損失最為嚴重的是菲律賓,洪水和台風造成約2500人死亡和失蹤,無家可歸者達100多萬。

熱浪橫行

1995年另一個肆虐全球的災害是熱浪。

南亞每年有一個熱季,時有熱浪天氣出現。但是1995年的熱浪持續時間長,從4月下旬至6月中旬近2個月裏,整個南亞飽嚐著熱浪之苦。印度北部不少地區高溫曾達50℃左右,首都新德裏達46℃;巴基斯坦中南部達50℃,南部的賈科巴巴德達53℃;孟加拉、尼泊爾也受到熱浪的危害,南亞約有近700人在酷熱中死去。高溫伴隨著幹旱,農作物受到了嚴重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