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孟加拉灣發生的熱帶風暴與曆史上的同樣災變相比,更具有破壞力。

孟加拉灣之所以發生熱帶風暴,這是因為南印度洋和孟加拉灣是熱帶旋風孕育的地方。當孟加拉海上形成的強大氣旋登陸侵襲之時,它給沿海地區及其周圍島嶼會造成強烈的災害性破壞。這種破壞力主要由三個方麵組成:

首先是強風,然後是暴雨,接著就是風暴潮。如是3次洗劫,往往厄運難逃。

當發源於孟加拉灣海麵的強烈旋轉的暖性氣旋形成之後,其中心氣壓極低,而向外的氣壓迅速增大,到氣旋外圍與周圍大氣相接近。而孟加拉灣熱帶風暴的氣旋範圍極大,直徑可達200~500公裏,這樣一來,氣旋內外形成了極大的氣壓差。由這種氣壓差形成的強大風暴,其瞬時風速一般達到40~60米/秒,較強的可達到60~80米/秒,極強時則可達到80~100米/秒。在如此強大的風力襲擊下,海洋裏的船隻,岸邊的房屋、建築物,都會受到它無情的威脅和破壞。

在強烈的風暴侵襲的同時,還伴隨著暴雨。在短時間內,降雨量可達150~300毫米,致使河道水位暴漲,引起洪水的泛濫,造成大麵積水災的發生。這種破壞力要比強風本身大得多,因此在熱帶風暴所過之處,整個孟加拉國南部地區頓時變成茫茫澤國。

與強風、暴雨結伴而來的還有災害性的風暴潮,熱帶風暴是一股強大的氣旋,它在海麵上掀起了滔天巨浪,這種巨浪被稱為風暴浪。當風暴由海麵向岸邊移動時,便產生了強烈的風暴潮。這種風暴潮,在瞬間可使平均水位增加5米以上。由於風暴中心氣壓較低,在移動過程中引起了海潮上漲。當潮水被擠進一個狹窄通道時,便形成了一道高高的水牆,鋪天蓋地而下,衝擊著河堤、橋梁、房屋、樹木等。

強風、暴雨、風暴潮一起來到孟加拉灣沿岸,洶湧地進入恒河的喇叭狀海岸,風急浪高,層層疊加,湧浪高達10米,排山倒海般地掃蕩著沿海港口、鄉村、城鎮及其附近島嶼,造成極大的毀壞,同時海水湧入陸地,釀成大麵積的災難。

這是孟加拉人的悲哀!

誠然,颶風和台風等熱帶風暴給我們人類帶來了無盡的災難。但是,科學研究告訴我們:如果沒有熱帶風暴,不少地區,如日本、印度、東南亞和美洲東南部等地區,總降水量就將減少四分之一;如果沒有熱帶風暴將熱帶地區的熱量驅散,熱帶將變得更熱,而兩極將變得更冷,溫帶地區因雨量減少而使植物生長發生困難。由此可見,熱帶風暴不僅危害人類,也能造福人類,它在自然生態中起著調節水量和熱平衡的作用。

在大自然麵前,要求人類思索的是:如何駕馭自然規律,趨利避害,減少災變造成的損失。

這是需要認真對待的!

“安德魯”颶風肆虐

1992年8月24日夜,一場代號為“安德魯”的颶風襲擊了美國佛羅裏達州東南部的邁阿密市附近,後來瘋狂地向西越進。

“安德魯”颶風幾天內即造成20多人死亡,1500萬人受損。僅佛羅裏達州就有55000人無家可歸,近400人受傷,40萬座房屋停電、停水。

受災區域處在美國南方,又值夏天,天氣炎熱,馬桶不能抽水,冰箱無法啟動,食品無法冷藏,衛生狀況惡化,疫病隨時可能發生。據估計,經濟損失高達200億美元以上,是美國有史以來自然災害造成損失最大的一次。

這天夜裏,直徑200公裏的颶風“安德魯”以每小時240公裏的風速,卷著10米高的巨浪,轟擊著邁阿密以南30公裏的霍姆斯特德一帶。大雨傾盆,狂風怒吼。躲在各種各樣地下室裏的大人、小孩,恐懼地聽到建築的倒塌聲、斷裂聲和各種物品的撞擊聲。

8月25日,特強颶風向西越過墨西哥灣,以每小時225公裏的速度,向路易斯安那州第一大城市新奧爾良市方向呼嘯而去,25日夜至26日淩晨,襲擊了該州的沿海城鎮。

不管是佛羅裏達州或是路易斯安那州,風過之處,建築物都遭到滅頂之災。

雖然人們對颶風的到來做了許多防範措施,但損失還是慘重的。受損最嚴重的佛羅裏達城和霍姆斯特德,大風幾乎卷走了整個社區、房屋、汽車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