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材料產生的汙染
(1)紡織材料對人體的危害
紡織材料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是織物纖維化學性質對皮膚的刺激。纖維對皮膚的化學刺激以合成纖維最為明顯,主要表現在纖維製造過程中使用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通過與皮膚的直接接觸或通過皮膚的微弱呼吸作用,對人體表皮產生影響,甚至導致炎症。有些人在夏天穿化纖衣服會引起皮炎便是這樣產生的。
(2)紡織品化學加工劑對人體的危害
紡織品化學加工劑主要包括織物染料、各種整理劑、添加劑等,這些化學物質對皮膚均有刺激作用。服裝在儲藏過程中防蛀、防黴所放的防蟲劑和消毒劑對皮膚也有刺激作用。
①染料對皮膚的刺激
服裝染料大多具有偶氮或蒽醌類結構,會對皮膚產生一次性化學刺激,引發皮炎。其他結構如喹啉類的還原染料及酸性染料也會對皮膚產生刺激和過敏作用。染料引起的皮炎發作時間最短4個小時,最長6天。停止穿用該衣物後,一般會逐漸消失。
②整理劑對皮膚的刺激
服裝整理劑包括多種,如為了防止縮水使用的甲醛樹脂、為了增白采用的熒光增白劑、為了挺括作上漿處理等,這些整理劑所含化學物質對皮膚均有刺激作用。
衣服洗滌產生的汙染
由於許多洗滌劑中含有過敏性鎳元素,衣物洗滌時,若洗滌劑使用不當或漂洗不淨會引起表皮發炎,對嬰幼兒尤為明顯。
衣物幹洗時所使用的溶劑和幹洗油也會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幹洗所用溶劑大多是一種高氧化物的化學品,這種化學品對人體的神經係統和腎髒係統影響較大。在幹洗過程中,這種化學品被衣服纖維吸附,待衣服幹燥時從衣物內釋放到空氣中,從而影響人體,對兒童影響更大。從幹洗店剛取出的衣物不應馬上放入衣櫃中,因為衣櫃內空氣不流通,幹洗的衣服散發出的化學品會充滿衣櫃,從而汙染其他衣物。應該掛在通風處,讓衣服中釋放出的化學品隨風飄散,當聞不到氣味時,再存放到衣櫃中或穿在身上。另外,幹洗衣服所用的幹洗油中也含有對人體不利的物質。目前幹洗油普遍采用的是一種叫做全氯乙烯的有機物,人過量吸入該物質會影響神經中樞,引起呼吸困難和心髒跳動不規則,還有可能導致癌症。由於幹洗油現在還沒有替代品,所以隻能從防止幹洗機漏幹洗油著手,禁止使用容易泄露幹洗油的洗衣機。
近年來世界發達國家對染料進行了嚴格的限製,在與皮膚直接接觸的紡織品中,禁止使用芳香胺類的有機染料,並嚴禁此類產品進口、銷售。歐盟國家(尤其是德國)、美國、日本已相繼立法,對進入本國市場的紡織品和服裝實行“環保認證”,並進行有害物質的檢測,對服裝的生產環境(ISO14000環境管理體係標準)和對人體的影響都作出新要求。例如:服裝洗滌後不能褪色;服飾配件不能含有鉛、汞、鎳等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應采用不鏽合金加工;改變傳統電鍍的方法,避免產生有害殘餘物質;紐扣應采用再生玻璃、果殼及動物骨殼等加工,這些再生物既有利於環保又可以降低消耗。目前,已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環境標誌計劃,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綠色服裝已成為歐美服裝銷售的基本條件。環保服裝在國際市場十分盛行,使得許多科技發達的國家紛紛投身研製環保和功能型服裝,而環境標誌更成為服裝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綠色小貼士:購買服裝時的注意事項
購買免燙服飾時,若衣服的味道讓眼、鼻、咽喉部有輕度燒灼感,這樣的衣服大多甲醛含量超標,不能購買。
一般來說,淺色服裝比深色的更環保。因為淺色服裝的麵料在生產過程中被汙染的機會較少,特別是貼身的內衣。從健康角度來說,更應該選用淺色的。
選購童裝時最好選擇小圖案淺色的童裝,而且圖案上的印花不要很硬。特別是一些嬰幼兒愛咬嚼衣服,染料及化學製劑會因此進入孩子體內,損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