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以來,人們開始建設核電站,利用核能發電。到現在,核電約占全世界電力的1/5,對繁榮經濟起了巨大作用。但是不可回避的是,在過去的近半個世紀中,核能也曾給人類帶來過巨大的傷害,核泄漏這一隱患就如一顆定時炸彈埋在了人們心裏。除了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之外,曆史上發生的其他核泄漏事故,也都造成了相當的危害。

三哩島事件

1979年3月28日淩晨4時半,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薩斯奎哈河三哩島核電站95萬千瓦壓水堆電站2號反應堆主給水泵停轉,輔助給水泵按照預設的程序啟動,但是由於輔助回路中一道閥門在此前的例行檢修中沒有按規定打開,導致輔助回路沒有正常啟動,Ⅱ回路冷卻水沒有按照程序進入蒸汽發生器,熱量在堆心聚集,堆心壓力上升。堆心壓力的上升導致減壓閥開啟,冷卻水流出,由於發生機械故障,在堆心壓力回複正常值後堆心冷卻水繼續注入減壓水槽,造成減壓水槽水滿外溢。Ⅰ回路冷卻水大量排出造成堆心溫度上升,待運行人員發現問題時,堆心燃料的47%已經融毀並發生泄漏,係統發出了放射性物質泄漏的警報,但由於當時警報蜂起,核泄漏的警報並未引起運行人員的注意。當天晚上8點,2號堆Ⅰ、Ⅱ回路均恢複正常運轉,但運行人員始終沒有察覺堆心的損壞和放射性物質的泄漏。

此後,賓夕法尼亞州州長出於安全考慮,於3月30日疏散了核電站5英裏範圍內的學齡前兒童和孕婦,並下令對事故堆芯進行檢查。在檢查中,他們才發現堆芯嚴重損壞,約20噸二氧化鈾堆積在壓力槽底部,大量放射性物質堆積在反應堆安全殼內,少部分放射性物質泄漏到周圍環境中。

三哩島核泄漏事故是核能史上第一起反應堆堆芯融化事故,自發生至今一直是反核人士反對核能應用的有力證據。三哩島核泄漏事故雖然嚴重,但未造成嚴重後果,究其原因在於安全殼發揮了重要作用,凸現了其作為核電站最後一道安全防線的重要作用。而在整個事件中,運行人員的錯誤操作和機械故障是重要的原因。

帕洛瑪雷核事故

1966年1月15日上午10時22分,兩架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的飛機——一架B—52轟炸機和一架KC—135空中加油機,在西班牙沿海的比利亞裏科斯村和帕洛瑪雷斯村的上空進行空中加油訓練,在兩機連接時,突然在31000英尺的高空相撞。轟炸機發生爆炸解體,變成了一團巨大的、烈焰奔騰的火球,加油機搖搖擺擺地向前飛行一會兒,也開始解體,200多噸燃燒著的飛機殘片,零亂地散布在空中,落向地麵上驚慌失措的目擊者們。其中,有4枚威力巨大的氫彈!

據統計,美軍約動員了近3000多人竭盡全力幹了將近3個月,使用了18艘艦船和各種最精密的裝備,最終才於4月7日8時45分,也就是事故發生後的第79天22小時23分鍾之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技術上的成功,第四顆氫彈被拉上船,回到了美國人的手中。據統計,僅美國戰略空軍,由於飛行事故而從空中墜落的核彈就有數十枚之多,幸運的是,所有這些核事故都沒有導致核爆炸,不然,後果將不堪設想。

圖勒核泄漏事故

1968年1月21日,一架美國B-52轟炸機機艙起火,機組人員被迫選擇放棄轟炸機。轟炸機墜毀在格陵蘭圖勒空軍基地附近的海冰上,造成飛機裝載的核彈破裂,導致大範圍的放射性汙染。

蘇聯核潛艇事故

1985年8月,蘇聯K-431號巡航導彈核潛艇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加油時,在船塢內排除故障時操作失誤引起反應堆爆炸,造成10餘人死亡,49人被發現有輻射損傷,環境受到汙染,艇體嚴重損壞。

巴西戈亞尼亞銫-137事件

1987年,在巴西的大城市戈亞尼亞,發生過一起放射性事故。一家私人放射治療研究所喬遷,將銫-137遠距治療裝置留在原地,卻未通知主管部門。兩個清潔工進入該建築,將源組件從機器的輻射頭上拆下來帶回家拆卸,造成源盒破裂,產生汙染,致使14人受到過度輻射,其中4人死亡,約112000人接受監測,249人發現受到不同程度的輻射。數百間房屋受到監測,85間發現被汙染。整個去汙活動產生5000立方米的放射性廢物,社會影響非常之大,以致在戈亞尼亞的一個建有廢物處置庫的邊遠鄉村,把象征放射性的三葉符號做成了村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