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長期在空間生活還會出現一些難以預料的險情。一些人在空間停留時間越長,越想返回地麵與家人團聚。一些人因心理因素和個人因素導致事故發生。
有一次,某位航天員本來分工在空間站內,監測另一名出艙航天員的生命保障係統,因被太空美景所吸引,抑製不住想欣賞一下的強烈欲望,於是違犯操作規程,將頭伸出艙口,因未將安全帶係牢,身體在失重下來回旋轉,並逐漸漂離空間站,幸好被出艙的航天員及時發現,抓住了他的腳,才使他僥幸脫險。
在空間活動的行為表明,在地球上許多看來是無關緊要的小事,而到達沒有地方發泄強烈情感的空間環境裏,會變得十分重要。若對一些小事處理不當,造成人員的心理障礙,輕則影響工作效率,重則出現事故,後果不堪設想。而建立空間醫院後,航天員出現心理障礙後可到醫院找心理醫生谘詢,有針對性地幫助消除障礙。與此同時也可讓航天員輪流到空間醫院定期療養,通過改變日常生活安排、休息、鍛煉及檢查治療,增加娛樂活動,使空間生活變得有情趣,打破長期待在太空令人厭煩、乏味、孤獨和沉悶的氣氛。與此同時,空間醫院還可研究如何去調動人的積極因素,設法使人類通過自身的努力來維護和提高自己對空間環境的適應能力,訓練並使他們掌握利用社會心理學知識,處理好人際關係。由此觀之,空間醫院的建立,將為人類征服宇宙,排除各種幹擾立下汗馬功勞。
科學家指出,空間醫院不僅負責心理治療,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確保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其中包括研究如何采取物理預防措施,如體育運動、電刺激、下身負壓、防護服等。還要研究空間用的藥物,進行臨床治療與預防。這些藥物的功效在於:動員機體自身的代償適應機製,以提高對極端因素的耐受性,預防感染、輻射損傷等;治療疾病;消除疲勞和精神緊張。在失重狀態下,機體出現體液向上移位,從而出現一係列血液循環變化以及站立耐力降低的現象。空間藥理學的任務,是要尋找有效藥物使血液重新分布正常化,消除小循環和大腦血液循環係統的暈血現象,預防心髒活動的紊亂,提高站立耐力等。其中特別重要的是研製預防和治療心律不齊藥、強心劑、影響心肌能量儲備藥、調節血管張力藥等。空間醫院建成後,所積累的許多醫治太空病的經驗與良方,將推廣應用到地球上來,使更多的人受益。
有人曾樂觀地估計,空間醫院還將是地球上病人的療養勝地。在那裏,可以有效地利用無重力、無菌、真空這些特定環境治療某些疾病。例如醫治大麵積燒傷病人,在空間醫院裏,病人不需要著床,可飄浮在空中進行懸浮治療,這樣絕不會生令人煩惱的褥瘡,而且在無菌下不會受到感染,有利於傷口的愈合。對於心髒病患者來說,空間醫院是療養的好去處,因為它能促進身體的早日康複,在太空失重條件下,血液重量及黏度均減小,心髒隻需花費地麵1/4的力氣就能推動血液循環。這對患有心律不齊和心肌梗死的人來說,心髒負擔會大大減輕,能促進心肌的自然恢複。在空間醫院裏,治療呼吸係統疾病也很有利,如治療肺氣腫和哮喘病,都具有地麵上無可比擬的優點。對於骨折治療,無重力環境下,上石膏就更加簡便了。而腿腳不靈活、腰痛無力的人可以在太空中自由行走。空間醫院建成後,航天員可隨時到醫院就診,白衣天使亦可到各工地去巡診,地麵上的一些傷病員也可乘坐航天飛機到空間醫院去治療,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這些願望可以成為現實。
太空城
太空城是人類移居外太空的夢想。在茫茫太空中,有一座座“高樓大廈”在日夜不停地運行著,數萬、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地球人在裏邊工作、生活著。這個龐然大物裏工作、生活所需要的物品一應俱全,環境幽雅,綠樹茵茵,小橋流水,蛙鳴鳥叫……簡直是一個世外桃源。這就是未來的太空城。
太空中的建築業
或許當我們談到空間建築業時,大家也許感到有點不可思議。但事實上,現在國外一些大型科研中心的藍圖上,已經描繪出了永久型空間站、空間製藥廠、空間冶煉廠、空間太陽能電站、空間旅館、空間醫院等的結構外形與施工方案。不久的將來,空間建築師們就要奔赴太空,開工建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