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太陽係其他行星的探索將是今後相當一段時間內的重大科學活動,以載人空間站為基地,承擔飛行中轉站的作用,組裝載人的和不載人的航天器,發射到其他行星或進行宇宙探測,將具有很多優點。

我們知道,任何飛行器的飛行距離總是有限,從地麵被發射之後,由於受能量補給等原因的限製,它們不可能飛得很遠很遠,然而人們要探尋的星球卻遠在天邊。空間基地則可以滿足人類向更遙遠的星球進發的願望,它將可以作為天上的中轉站,由它再向太空發射航天器,會比從地麵發射飛得更遠。人們可以從它向月球、火星或是更遠的天體發射衛星、探測器甚至飛船。它將不僅僅是一個停靠站、維修站,而且是一個可以在太空進行發射的空間發射基地。

那麼,載人空間基地對空間開發都有哪些重要影響呢?研究表明,它將大大延長航天器壽命,從根本上降低成本。這也是目前人類的航天活動有待改進的重要問題。空間基地的出現,它的在軌補給、維修作用十分有益於航天器以良好狀態進行長期運行。我們以衛星為例,目前的人造衛星多是功能單一、壽命短、成本高,由於它體積有限,飛行一定時間如果缺乏補給,就會報廢,或是必須回收,重新發射,如果有意外故障,地麵則無法控製,隻能放棄,這樣對於本身投入就很高的航天活動是極大的負擔。而空間基地則可以及時實行檢修,補給能量,使得衛星可以繼續工作,持續探測,從而不僅能降低成本,更能提高效益,為航天器提供“再生”的機會。

與此同時,載人空間基地也在為開發複雜的大型航天器開辟道路。事實表明,開發大型航天器是未來太空發展的必然趨勢,規模大,收效則大。未來依靠太陽能提供能源的各種飛行器需要能量越多,則接收太陽能的帆板就要相應越大,有的可達上百噸乃至上萬噸。這種重量幾乎是運載火箭不可能承擔的。空間基地建成以後,大型航天器則可以從容地在天上組裝,再分批運送入軌,這樣就使原本不可成行的大型空間飛行器可以在太空為人類服務,實現太空活動的大規模化。

載人空間基地作為未來的空間設施,還會有許許多多人們不可預知的優越性,甚至人們難以想象的巨大影響,但可以肯定,它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可以實現的未來航天計劃。載人空間基地的最終出現,將使許多原本隻能在地麵上做的事可以在空間進行,使人類一直以來以地球為基地進行的“地基”階段進入以空間基地為基礎的“天基”時代,這將使太空探索發展到一個全新的階段,將是人類空間活動的一個裏程碑式的進步。

太空城的方案設計設想

建造可供人們長期生活工作的太空城,既是人類的夢想,又是空間技術發展的必然,特別對於進行太空移民和深空探索,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傘架子式的太空城

未來的太空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教授奧尼爾博士對建造太空城已經研究很長時間了。1977年,他出版了《宇宙移民島》一書,提出了3種宇宙島設計方案,其中的“奧尼爾三號島”是一種傘形結構的太空城。它像張開的傘,傘把是兩個巨大的圓筒,這個傘特別大,光傘把就有6500米粗,長3200米。在這個大圓筒裏,可以居住100多萬人。兩個傘把用傳動帶連到一起,每分鍾以一轉的速度旋轉,從而產生人造動力。傘把的四周是玻璃窗,窗外用擋板遮擋著,蓋板內鑲著大玻璃,扣上蓋板裏邊就是黑夜,打開蓋板,鏡子將外邊的陽光折射到裏邊,裏邊就是白天了。

圓筒裏邊是真正的城市,有山丘、樹木、花草、河流,有體育場、電影院、大酒店,還有機場、車站和碼頭。太空城裏的居民外出辦事,可以像在地球一樣,或乘船、或乘公共汽車、或乘飛機,或者幹脆把手一揮,打的走,非常方便。尤其稱奇的是,這座太空城還可以進行人工降雨,有晴天、陰天、雨天和冷暖的變化。科學家把傘架子邊緣設計成農業艙室,在農業艙室裏,通過溫度控製,可以在不同的艙室分別製造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季節來呢。因此,農業艙室糧食作物鬱鬱蔥蔥,瓜果蔬菜一應俱全,由於溫度、濕度適宜,在那裏,奶牛成群,豬羊滿圈,小鳥歡唱,有益的昆蟲飛翔,整個一個天上人間。生活在太空城裏的公民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上新鮮的蔬菜、瓜果和糧食。

由於太空城裏的環境十分優越,因此呼吸的也都是新鮮空氣,再也不必擔心在地球城市中的空氣汙染了。優越的環境加上采取先進的栽培方法,在那裏吃的也都是綠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