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向宇宙進軍的根據地(2)(2 / 3)

歐空局還與捷克共和國、希臘、匈牙利、波蘭和羅馬尼亞簽訂了合作協議,正在空間科學、地球觀測和電信等領域與這些國家進行技術一級的培訓和聯合項目。

歐空局與新興空間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製訂和進行了一些相互感興趣的項目,援助它們開發自己的空間活動。歐空局還不定期地組織與空間應用有關的區域培訓班。

歐空局與歐洲的其他國際組織密切協作,特別是與在空間活動中日益活躍的歐洲聯盟和歐洲氣象衛星應用組織在未來氣象方案方麵的協作。此外,它注視著聯合國許多專門機構的工作。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是歐空局的一個重要論壇,它在該委員會中具有觀察員地位。歐空局還與外層空間事務廳保持密切聯係;根據第二次聯合國探索及和平利用外層空間會議的一項建議,這兩個實體製訂了一個重要的培訓和研究方案。

發射場的選址條件

事實上,火箭發射場最理想的位置是選在地球赤道附近,這是因為從赤道發射衛星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轉所獲得的最大初速。因為發射場離赤道越近,則初速度越大;相反,如發射場偏離赤道越遠(即緯度越高),則初速度越低。

例如,在赤道上,運載火箭的初速度為465米/秒,而在位置偏北的俄羅斯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初速度僅為210米/秒。所以在同等條件下,俄羅斯航天發射場必須用重型運載火箭才能完成的任務,而在赤道附近的發射場隻需用中型運載火箭就能勝任。

陸上發射場由於國界和居民點等原因,其發射方位受到限製。即使位於海邊或近海島嶼的發射場,由於船舶航線或漁場的關係,發射也會受到限製。例如,日本的航天發射場臨近漁場,因此,他們同漁業公會訂有協議,一般在漁業旺季不得發射衛星。然而,對於設在大洋深處的海上發射場,上述種種麻煩可以統統避免。

除此之外,火箭發射場應盡量遠離居民稠密的居住區,以免給人們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造成影響,一旦發射失敗,也不會給附近居民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包括經濟損失和生命財產損失)。故火箭發射應選擇合理的發射區、回收區、落區和禁區。如果從技術等多方麵考慮,發射場選址還應滿足如下幾點要求:

自然條件良好

(1)地勢平坦、開闊,便於場區的合理布局,有利於降低建場的工程造價和發射時的跟蹤觀察。

(2)地質結構穩定,避開地層斷裂帶和地震區,查明是否有可供開采的礦藏和其他自然資源。

(3)具有好的水質、供水條件和豐富的水源,以保證發射活動中大量用水的需要。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台的冷卻供水係統,要求每分鍾能夠提供3.25噸冷卻用水。前蘇聯/俄羅斯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現屬哈薩克斯坦,由俄羅斯租用)曾為了解決水源問題開鑿了一係列深水井和蓄水池。

(4)具有較好的氣象條件,即晴天多、雷雨少、氣溫變化小、風速和濕度低。因為氣象條件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航天器的發射、回收、著陸、測量跟蹤、設備的維護保養,甚至影響發射窗口的選擇和發射場的利用率。

有良好的航區

航區是指航天器起飛至入軌這一段的飛行路線下的地麵區域。航區應盡量避開人口稠密區、重要的工業區和軍事要地等,以防飛行失事或完成任務的運載工具墜落造成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同時,航區應盡可能延伸,以滿足各種發射任務的需要。能滿足發射各類傾角航天器的射向要求,這也是提高發射場利用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一般很難做到。

具有方便的交通運輸條件

保證運載工具、航天器、推進劑和各種器材、設備和生活物資等的運輸。美國航天飛機的外掛燃料箱,直徑8.38米,長47米,除在場區總裝外,整體運輸隻能靠海運。航天飛機發射場建在海邊,滿足了這一要求。

具有良好的供電和通信條件

航天器在發射前要完成大量測試等準備工作,實施發射和發射後的跟蹤測量、數據處理等也需要強大的電力和良好的通信條件。良好的供電和通信條件,是發射場具有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利於環境保護

運載工具和航天器所用的推進劑及其廢液處理,發射時的聲震等,都會對周圍地區造成汙染。美、俄等國的發射場建在海邊或沙漠、沼澤地區,環境汙染問題容易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