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向宇宙進軍的根據地(4)(1 / 2)

該發射場的正南20千米處是丘拉塔姆鎮,故此西方稱它為丘拉塔姆發射場。鎮上有莫斯科到塔什幹的鐵路幹線通過。拜科努爾鎮在發射場的東北,相距288千米(當時前蘇聯把發射場命名為拜科努爾發射場,是為了迷惑西方國家)。這裏地勢較低,平均海拔90米左右,為半沙漠草原地區,人煙稀少,屬大陸性氣候,氣溫變化較大,全年氣溫變化在-39℃—45℃之間,年平均降雨量僅60毫米左右,最大風速可達25—30米/秒。冬季寒冷,常有暴風雪侵襲;夏季炎熱,平均氣溫為26.1℃。

在軍事導彈試驗方麵,包括各種洲際導彈的部分射程和全射程試驗、導彈分係統研製試驗和武器係統試驗、多彈頭試驗和從地下井中進行冷發射試驗,以及部分軌道轟炸係統(進入太空,繞地球飛行不到一周的導彈)試驗和反導彈、反衛星試驗等。從1957年到1992年底,僅洲際導彈試驗就進行了約1100次。

和其他發射場類似,拜科努爾發射場主要由發射區、技術測試區、測控站、後勤保障生活區、彈著區和回收區幾部分組成。發射場呈Y形布局,東西長約137千米,南北寬約88千米,麵積為6717平方千米。航區跟蹤站和運載火箭各級的落區,分布在目前的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四國境內,共104000平方千米的區域內。生活區被命名為列寧斯克城。

庫魯航天發射中心

庫魯是歐洲空間局的航天港,它位於南美洲東北海岸的法屬圭亞那境內。該發射中心地理位置坐標為北緯5°14′,西經52°46′,北臨大西洋海岸,位於庫魯地區,故稱庫魯航天發射中心,又稱圭亞那航天中心。

該發射中心由法國國家航天中心領導。1966年動土興建,1968年4月啟用。該中心自然條件較好,離赤道線極近,有利於火箭的發射。該地區處於非地震區,氣象條件優越,是典型的熱帶氣候。氣溫變化在19℃~35℃之間,年平均氣溫為27℃,晴天較多,經常刮東北風,但風力不大,也無颶風侵襲。

從地理位置上看,庫魯是全球最佳的衛星發射地點,它可以把衛星向東射入大西洋上空,能得到地球自轉的助推,而且向北和向東的海麵上有一個很寬的發射弧度。由於這個地方位於赤道之上,所以用同一種火箭把衛星送入赤道上空軌道時,可比在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多載15%的重量。

自1968年至今,該中心已進行大量的航天發射活動。第一次發射的是一枚“威魯尼克”號探空火箭。此後,開始執行“鑽石”號和“歐洲”號運載火箭發射,現在主要用於發射“阿裏亞娜”係列運載火箭。該中心自啟用至1995年底,包括氣球、探空火箭在內,共進行了497次發射活動,其中“阿裏亞娜”係列運載火箭自1979年12月24日首次發射至1995年底,共進行了80次發射。中心的工作人員有1400多名。這裏是法國和歐洲空間局從事航天發射活動的重要基地。

值得指出的是,庫魯發射中心不僅有固定發射台,還有活動發射台,設施很先進。庫魯發射中心發射條件較好,射向向大西洋延伸。進行赤道軌道、極地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發射時,均無需采取專門的安全保障措施,是一個開展航天發射活動的極好場所。美中不足的是,運載火箭要從歐洲遠渡重洋運到這裏。

庫魯航天中心的主要設施沿著大西洋海岸線分布,包括技術中心、探空火箭發射區、“鑽石”運載火箭發射區和“阿裏亞娜”運載火箭發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