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向宇宙進軍的根據地(4)(2 / 2)

中國衛星發射場

我國是繼前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的第五個具有獨立發射航天器能力的國家,1985年進入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用“長征”係列運載火箭承攬外星發射服務。目前,除去在建的海南發射場,我國已有酒泉、西昌、太原三個衛星發射中心。其中,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國際上最為馳名。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於1983年建成,位於我國低緯度的四川省西昌地區。發射中心總部設在西昌市,發射區在該市西北約60千米的山區,海拔1800米左右,發射點坐標為東經102°01′、北緯28°16′。

中國著名衛星發射場——西昌發射場

這裏屬於亞熱帶氣候,全年風速不大,無霜期長,有明顯的旱、雨季之分,每年6—9月為雨季。因此,每年10月到次年5月是最佳發射季節。

這裏的交通也很方便,成昆鐵路和川雲公路都從此通過,還有直接通往發射區的專用鐵路和公路,距發射區45千米的西昌機場,可起降波音747和C—130型大型飛機。

發射中心有安寧河穿過,可謂是人傑地靈之處。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我國發射地球靜止衛星為主的航天發射基地,用“長征3”、“長征3A”、“長征2E”等型號運載火箭發射通信、廣播、氣象實驗和應用衛星。這裏是我國距離赤道較近的一個發射場,中心於1984年開始啟用,該發射中心發射了我國第一顆實驗通信衛星、應用通信廣播衛星及應用通信衛星。1990年4月7日,中心用“長征3”號運載火箭成功地把一顆美國製造的“亞洲1”號通信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截至2003年年底,該發射中心共發射了國內外衛星30多顆,是我國發射外星的主要基地。近年來在國際衛星發射市場上已占有一席之地,約占總發射量的10%。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技術測試區、發射區、指揮控製中心、跟蹤測量站以及通信、氣象等技術勤務係統組成。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我國科學衛星、技術實驗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基地之一。使西方國家感到震驚和全國人民為之歡欣鼓舞的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就是從這裏發射的。它始建於1958年,是我國建場最早的一個發射場,被譽為中國航天第一城。

酒泉發射中心坐落於甘肅省酒泉市東北海拔約1000米的戈壁灘邊緣地區,占地麵積約2800平方千米,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00°21′、北緯41°21′。這裏地勢平坦,人煙稀少,氣候幹燥少雨,全年大約有300天可供進行發射試驗的好天氣。

如上所述,酒泉是我國最早的發射場,早期的人造地球衛星都是在此升天的。這裏的發射條件為:射向東南,可把衛星送入軌道傾角為41°—70°範圍的中、低軌道,也可以進行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這裏是中國發射近地軌道衛星的搖籃。

該中心自1970年4月用“長征1”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我國第一顆衛星之後,幾十年來,共進行了30多次衛星發射,其中包括返回式衛星、科學探測和技術實驗衛星,並為國外提供了衛星搭載服務。1987年8月5日和1988年8月5日分別為法國和前聯邦德國搭載了實驗裝置。該發射中心還進行了一係列的導彈和運載火箭試驗,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和航天科技人才的培養作出了重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