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印度又研製了四級運載火箭PSLV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它重295噸,可將重近4噸的載荷送入低軌道或將800千克的載荷送入地球靜止軌道的轉移軌道。PSLV火箭於1993年9月20日進行了首次發射。該型火箭主要用於向大傾角(極地)低軌道發射衛星,這種軌道特別適於地球遙感、氣象、導航衛星。
印度後來又在PSLV的基礎上研製了功率最大、最先進的GSLV運載火箭,它發射重量大約400噸,能將約2.5噸重的載荷送入地球轉移軌道,將5噸重的載荷送入低軌道。
GSLV的主體是繼承於PSLV運載火箭的中央固體燃料級,其周圍環繞著4個捆綁式液體加速器,而後者則采用“維卡斯”發動機。該發動機是按許可證生產的“阿裏安”火箭上的“北歐海盜”發動機。第二級也用了該型發動機。但該火箭的特別之處在於其最後一級即第三級采用了液氧和液氫燃料,如此一來,則能為火箭提供強大的能量。
印度研製的GSLV運載火箭
現在,印度已經不再習慣於依賴外國,決定獨立掌握低溫發動機技術。
1998年,印度國產氧氫發動機進行了首次試驗。
2007年1月,完全配套的低溫級進行了試驗。就在此前不久,美國宇航局局長麥克爾·格裏芬正式訪問了印度韋克拉姆·薩拉巴伊航天中心。他在印度國產低溫發動機旁邊站立了整整10分鍾,而13年前正是美國人阻止印度從俄羅斯獲得這一技術。
在成功地進行測試之後,2007年底,GSLVMkⅡ火箭做好了發射裝備。印度工程師克服了大量的技術問題,研製出絲毫不遜於俄羅斯原型的發動機,而且印度火箭低溫級的重量比俄羅斯12КРБ火箭的低溫級輕100千克。
但製造火箭不是最終目的,火箭的任務是將各種衛星送入軌道。印度是世界上能獨立生產和發射地球同步通信衛星的為數不多的幾個國家之一。此外,印度還能發射地球遙感和地圖測繪衛星。印度2007年的計劃是製造並發射重2180千克的Gsat—4技術演示衛星,用於試驗GANGAN空間導航係統。
此外,印度還將航天技術裝備直接用於解決保健和教育領域的社會問題。印度2007年1月發射的INSAT—2C衛星將為300個農村遠程教育中心提供服務,未來計劃在印度全境建成10000個這樣的遠程教育中心。青年們在這些遠程教育中心可進行10個月的學習,然後在薩賈巴姆大學實習。學業結束時大學將向實習人員頒發正式文憑。除了電視電話會議視頻設備,還將為鄉村配備電視醫療設備,護士可通過這些設備向專家谘詢。
印度在航天技術領域所取得非凡成就的另一個證明是:2006年,印度贏得了為歐洲製造和發射通信衛星的合同。
載人航天計劃
現在,我們正成為印度航天發展第三階段的見證者。該階段始於2006年10月17日發生的一個重要事件: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向政府總理提交了關於將印度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可能性的報告。根據該報告,在有充分資金保障的情況下,印度計劃在2014年~2015年進行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如果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宏偉計劃能夠順利實現,印度人就可能於2020年登上月球。印度計劃獨立完成這兩項任務。印度總理總體上批準了科學家們的宏偉計劃。2006年11月7日印度科技界在班加羅爾召開會議前夕,宣布了本國載人航天飛行計劃。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席馬達萬·奈爾稱,印度最優秀的科研組織將參與該項目。根據預先估算,印度載人航天飛行計劃投資20億~30億美元,而登月計劃所需資金還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