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紀末葉,科學家們還確信我們這個宇宙是由不可分割的、永恒不變的幾十種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物質可分性的“最終極限”。但是,由於鐳的發現,終於打破了人們以往關於原子是物質的不可分割的最終組成單位的說法,並證明了原子是完全可以蛻變的,可以從一種物質轉化成為另一種物質。這就更清楚地揭示了物質世界的統一性。從此,化學家們不得不重新考慮他們的化學;物理學家不得不重新考慮他們的物理。當然,哲學家也得重新考慮他們的哲學。
在居裏夫婦的帶動下,世界上許多科學家都掀起了尋找新元素的熱潮。
多年來,居裏夫人一直忙於鐳的研究,沒有時間準備她的學位考試。1903年6月25日,她正式提出了《關於放射性物質的研究》的論文,並以極出色的成績而獲得巴黎大學的博士學位。在學位論文答辯的那天,居裏的老父親、居裏先生、居裏夫人的姐姐以及她的學生都在旁聽,人們分享著她的快樂。
1903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科學院“正式常會”上,宣布把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金一半授予柏克勒爾,一半授予居裏先生和夫人。居裏夫人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獲得最高科學獎賞的惟一的女科學家。
當他們的神聖事業正在蓬勃發展的時刻,1906年4月19日,居裏先生在大街上不慎被迎麵飛奔而來的載重馬車撞上,當即死亡!
這一聲晴天霹靂,給了居裏夫人以莫大的打擊。從此,她失去了忠實的伴侶,也失去了攻克科學難關的並肩戰鬥的戰友。
當然,如果要悲傷和消沉,這無異於走自殺的絕路。
“不能,堅決不能,我一定要完成我們還未完成的事業!”居裏夫人忍住了巨大的悲痛,幾經考慮後,下定了這堅如磐石的決心。
三十八歲的居裏夫人,在當年11月5日星期一的下午一時半,接替了丈夫的講座,登上了巴黎大學的講台。1908年,她被聘為巴黎大學的第一個女教授,講授世界上的最新一門科學——放射學。
1911年12月10日,居裏夫人再次獲得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科學院頒發的諾貝爾化學獎金。這是破天荒的事情!因為在當時,世界上還沒有哪一位科學家得到過兩次諾貝爾獎金。
艱苦的曆程,坎坷的一生,都沒有能阻擋住居裏夫人的前進步伐。她為人類征服自然,揭示科學上的秘密做出了卓越而又萬世不能泯滅的貢獻。
總之,居裏夫婦的科學功勳蓋世,他們為了人類的幸福,對鐳的奇跡般的發現,在科學上為人類摘下了一顆光輝的碩果,在近代科學史上留下了閃光的一頁。鐳的發現不僅揭開了原子核物理的開端,為原子構造和原子能的研究開辟了道路,而且將它應用於癌症的治療,為和平利用原子能展示了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