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算瞎雙目的數學家(1 / 1)

你知道曆史上誰的數學論著最多嗎?它們又是怎麼寫出來的嗎?

數學論著最多的是瑞士大數學家歐拉(1707—1783)。這位數學巨人留下了856篇論文和32部著作。1909年,瑞士自然科學院開始籌備出版歐拉全集,共計劃出74(一說100)卷,工程浩大,直到20世紀80年代還未完成。

歐拉不但著作數量多,而且涉及領域廣、質量高。對此,後來大數學家高斯說:“研究歐拉的著作永遠是了解數學的最好方法。”法國天文學家、物理學家阿拉戈(1786—1853)則說,歐拉“做計算……就像人們呼吸空氣或雄鷹憑空展翅翱翔一樣”。而美國學者H.哈特在《曆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中則認為:“歐拉的天才使純粹數學和應用數學的每一個領域都得到了充實。”

1727年,經在彼得堡科學院任職的瑞士數學家丹尼爾·伯努利(1700—1782)的推薦,應俄國沙皇葉卡德林娜之邀,歐拉赴彼得堡科學院,任丹尼爾助手。不久,葉卡德林娜一世去世,比倫攝政,政治腐敗。許多有才能科學家被迫離開科學院,特別是統治集團長期陷入權力之爭,科學事業無人問津,科學院的生存岌岌可危。就在這種情況下,1733年丹尼爾回國,歐拉成了彼得堡科學院數學教授兼科學院數學部領導人。

此時,歐拉的工作條件極其艱苦。但他卻以驚人的毅力和勤奮,寫出了大量精湛的數學論文,並為俄國的其他學科解決了不少難題。以至歐拉的一位同事說,歐拉“膝上坐著孩子,肩上趴著貓——他的不朽著作就是這樣寫出來的。”

1735年,為了製定一種定時製度長期觀測太陽,28歲的歐拉積勞成疾,右眼失明。

俄國政治腐敗,歐拉壯誌難酬,鬱鬱寡歡。恰巧新繼承德國王位的腓特烈大帝重視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1741年邀歐拉前往柏林科學院任職。歐拉西行柏林任數學物理所所長,直到1766年。在這1/4世紀裏,他的精神雖不甚愉快,但正值壯年,精力充沛,前後為柏林和彼得堡科學院提交了大量數學論文,並且成功地將知識應用於各種實用科學和技術領域,解決了大量實際問題。

1766年,歐拉又應俄國新女皇卡特林娜二世(1729—1796)之邀,重返彼得堡。不久,他的左眼也失明了。然而,他並沒有頹喪氣餒,發誓說:“如果命運是塊頑石,我就化作大鐵錘,將它砸得粉碎!”

1771年彼得堡的一場火災,席卷科學院,殃及歐拉住宅,歐拉這位雙目失明的學者雖被仆人救出,但其藏書及部分成果卻化為灰燼。然而這位堅強的科學巨人沒被擊倒。他憑著超人的才智,淵博的知識,驚人的記憶力,堅持科學研究,用口授子女記錄的辦法又發表了多部專著,論文400多篇,這黑暗中的17年的成果幾乎占他一生著作的半數之多。

1783年9月18日下午,歐拉為慶祝他氣球上升定律計算的成功,邀請朋友歡宴。飯後,歐拉一邊給小孫女講故事,一邊思索著如何計算剛剛發現的天王星運行軌道。但突然疾病發作,煙鬥從手中落地,口裏喃喃地說:“我死了。”這位“數學界的莎士比亞”終於“停止了計算,也結束了生命”。

歐拉之所以業績宏偉,當代瑞士歐拉問題專家費爾曼歸納為三點。首先是他有驚人的記憶力;第二,聚精會神的能力也是少見的,周圍的嘈雜和喧鬧從不會影響他的思維;第三個秘訣是鎮靜自若,孜孜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