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光線治療法的誕生(1 / 1)

1893年的一天,丹麥哥本哈根的醫生芮爾斯·賴波·芬森偶然看到一隻貓靜靜地躺在露天下曬太陽。過了一會兒,他又偶然發現,貓躺的位置變了。原來,太陽的陰影移動了。他又繼續觀察,發現每當陰影出現時,貓都要挪動位置,以保持陽光始終照在自己身上。這使芬森覺得奇怪:是不是貓怕冷呢?

經過細心觀察,他終於發現貓曬太陽的原因。原來貓身上有一個發膿的傷口,它正在用陽光為它治傷呢!

芬森得到這一情況後,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發現是陽光中的紫光和紫外光部分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1894年,他又發現紫外線深度治療一般狼瘡有良好的作用。繼而他又發明了“芬森氏燈”和“光線療法”,以光線來治療一些疾病,使光療在20世紀初就開始得到了廣泛應用。芬森也因用光治病特別是治狼瘡疾病而獲1903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光(含不可見光如X光)治病的方法也從此開始。

近年,在放射線對人體影響研究的領域裏,出現了一個十分引人注目的新名詞——“荷爾米西斯效果”。“荷爾米西斯”是希臘語中含“刺激、促進”等意的詞。該效果的意思是,放射線和藥物一樣,過量對人體有害,適量對人體有益。1980年,美國密蘇裏大學的拉基教授對約1 200種動植物進行放射線照射並分析其實驗結果後,提出了“荷爾米西斯效果”這一概念。

科學家們相繼證明了“荷爾米西斯效果”不但適用於人體,也適用於任何動植物。例如,1987年,法國普拉奈爾用草履蟲作實驗時發現,被鉛板屏蔽射線環境中的草履蟲,其繁殖活性低;而輻射劑量恢複到天然輻射劑量時,則恢複繁殖活性。又如,日本東北大學東京女子醫科大學聯合研究小組經臨床實驗證明,對惡性淋巴腫癌患者進行低劑量放射線治療,結果70例患者全部治愈。美國也正在研究如何將低劑量射線輻射應用於艾滋病治療。

目前,人類對“荷爾米西斯效果”的作用原理雖然作出了一些猜測,但仍無確證。不過,該效果有可能給人類攻克某些“不治之症”帶來一些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