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水俁病的偶然發現(1 / 1)

水俁灣是日本一個風景如畫的海灣,漁民們靠豐富的海產生活。1950年,鎮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有些貓忽然得了怪病:站立不穩,走路晃晃悠悠,四肢不斷抽筋,甚至最後竟自己跳進海裏“自殺”。這除了讓人們覺得奇怪之外,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人命關天”的“大事”,誰會去研究貓為什麼會“自殺”呢?

可是,沒過多久,當地有些居民也得了怪病,症狀跟病貓十分相似。先是口齒不清,臉上毫無表情,走起路來東倒西歪,後來全身肌肉哆嗦,身體像弓一樣彎起來,還發瘋似的大喊大叫,最後在極端的痛苦中死去。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怪病——“水俁病”。直到這時,才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重視,開始尋根究底。

然而,要找到病因並非易事,這種看似“無頭無腦”的病讓科學家們頗費周折。他們研究了近20年,解剖了許多病人和病貓的屍體,絞盡了腦汁,直到1969年才把病因搞清。

原來罪魁禍首是鎮上一個在生產過程中采用汞作催化劑的氮肥廠,大量含有汞的廢水和廢渣從這個廠排向水俁灣中,汙染海水。這是一件可怕的事,人人都知道汞是有劇毒的,而且像其他重金屬一樣,會積累在體內。所以一旦進入動物或人體內就不易排出,造成中樞神經麻痹,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死亡。水俁灣的海水被含汞的廢水汙染,雖然最初海水裏汞的濃度並不高——還不足以使生物中毒,但經過海洋生物的“食物鏈”層層累積,最後“抵達”海產(例如魚)的身上時,汞的濃度已經比海水中的高了很多倍。所以不但海水中的“居民”在劫難逃——它們全都會不同程度地中汞毒,而且,人和貓吃了含汞量較高的水產,也會染上了水俁病,最終導致死亡。

海水汞汙染——原來如此。這使我們不禁想到“赤潮”、“酸雨”……這些發生在世界各地的、由於環境汙染引起的想像不到的可怕災害。我們終於如夢方醒,人們對環境的汙染和對大自然的掠奪好似親手培育著一朵毀滅之花,它將結出我們並不願看到的一顆苦澀之果——最終我們將自己吞下這顆苦果。

讓所有的人都來愛護環境、珍惜自然資源吧!最終獲益的將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