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山裏的少年”(1 / 1)

老三是宜市下屬的一個少數民族縣裏的孩子。老三的家在一個離縣城很遠的地方,鄂西南多高冷地,老三的家就在那麼一個高冷地的山裏的小山村裏。一個海拔三千多小山村。天晴的時候,哪裏有永遠的藍天,就算下雨,你看到也是沉浸在一片霧海裏的一座座看不到頭的山。有人說,山的那邊有美麗的世界,童年的老三每次總偷偷的跑出去,怕上最高的大山,企圖看到外麵的世界。可山頂那邊,延綿著的還是山。不到盡頭。天黑的時候,你總能看見對麵山上有星星點點的亮光,那是山上的人家。山上的燈,像螢火蟲一樣,零星的分布在一座座山上。

老三的這個稱號源於拜把子,那時候的孩子都學著電視劇裏的場景結拜,老三也一樣,。第一次從黑白電視裏看見的結拜畫麵。老三跟左右隔壁家的孩子便結拜了。上小學回來的路上。掰一個橡樹枝插地上,學著梁山好漢的樣子,就算結拜了。老三年齡最小,就成老三了,後來就一直成老三了。哪怕後來的結拜人數增加到幾十個孩子。老三的地位也隨著時間放在哪裏沒有變過。上小學,上初中。直到後來上高中然後這些孩子分開,到天南地北。

老三上的高中是個縣裏最差的高中,職業高中,老三不知道自己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也從沒想過,上學也是父親逼著去的,老三的父親兄妹五個,父親是家裏的老大,到老三這一輩,老三也是最大的。父親沒上什麼學,那個年代多是大的照顧小的去了。所以,多上學多讀書成了父親對他的期望。父親是木匠,十幾歲開始走鄉串戶,做手藝,那時候,這個職業還是很不錯的,老三兄妹兩個的口糧,家裏的收入多是父親這麼掙回來的。老三兄妹兩個都是母親帶大,差不多,老三特別頑皮,總能到處惹事兒。總有村裏的人上家裏來,多半是又闖禍了,母親的做法,多半是一頓胖揍,然後按在堂屋跪著。從半個小時,到後來屁股皮開肉綻的跪一兩個小時。老三也沒長過記性。第二天又跟一群半大小子,扛著自製的刀劍,到處伸張正義了。

然後,回來,繼續挨揍。

母親後來說,那麼有一段時間,母親都自己偷偷哭好多次,一半是老三的惹事,一半是對老三管教的無力了。你不知道哪一個年代。經濟不好。農村地裏都長不出莊稼。剛成熟的包菜。還沒賣。就被老三拿著鐮刀,一刀一個像劈柴一樣,給伸張正義了。那可是一年家裏僅有的收入來源了。為這事,。母親幾天沒吃飯。

後來稍微大了些,也懂了,原來我們這個小山村是貧窮的,知道這些,老三更想知道山外的世界了。離開這個貧瘠的土地。老三不知道這算什麼?也許是對外麵世界的向往,還是對命運的不低頭,企圖掙紮一下,還是其他什麼?

或許。少年的夢。是遠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