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聲音的頻率再低,降到20赫茲以下,人的耳朵就聽不見了。這種聲音叫“次聲”。
在大自然中,地震和火山爆發的時候,會出現次聲;海浪衝擊,海上出現風暴的時候,也會出現次聲。次聲是人耳聽不見的聲音,於是就引出了一些不知道的故事。
在這些不知道的故事中,有說到百慕大三角的,說那麼多海船在這個魔鬼三角遇難,都是次聲造成的。有說鯨的集體自殺不是自殺,而是他殺,禍首就是次聲。
這裏,先說說鯨的集體自殺。關於鯨的集體自殺事件,報道很多很多。這裏列舉幾件:
1970年1月11日,美國佛羅裏達州附近的海麵上,150多頭小逆戟鯨突然衝上沙灘,人們試著把它們拖回大海,可是鯨一次一次衝向沙灘,全部死亡。
1979年7月17日,加拿大歐斯峽角海灣也發現鯨衝上海灘,135頭巨頭鯨躺在沙灘上,漁民們開足水龍頭,企圖把鯨趕回大海,可硬趕不回去,所有的鯨“自殺”而死。
在我國,在澳大利亞的海灘上,也出現過鯨的集體自殺事件,場麵十分悲壯。
鯨的逃生本領十分高強,曾經有一頭長達6米的白鯨,誤入萊茵河,遊到了德國的波恩,德國人起了活捉白鯨的念頭,發射了麻醉彈,阻截捕撈,到頭來也沒捕到,白鯨又從萊茵河遊回大海去了。
鯨的集體自殺,的確令人難以理解,有人說是鯨的神經錯亂了。可是,說一頭鯨神經錯亂還馬馬虎虎,說上百頭鯨同時神經錯亂,就說不過去了。還有人說是誤入淺灘,既是“誤入”,為什麼不退回去,還大批大批衝上沙灘,拒絕解救?
生物學家對鯨的自殺之謎做了分析,研究了133件自殺事件,發現參與自殺的鯨有26種。鯨的自殺沒有特定的地域,世界上任何一個海灘都可能是它們自殺的地點。自殺的場地大多是水下有淤泥或是有砂石的海灘,時間大多在風暴來臨以前。
原來鯨在水中遊,測方向,了解周圍的情況,主要不靠眼睛,也不靠耳朵,而是靠向海底發出聲音信號,根據回聲來測定方向、位置和深淺。在回聲測位係統受到幹擾,無法判斷方向時,就會亂遊,誤以為遊過淺灘就是大海,誰知竟擱淺了。
一頭鯨擱淺了,它還會發出遇難信號。鯨具有保護同類的本能,接到信號就會趕來救助。1955年,就有人觀察到這種現象,有一頭雄鯨受了傷,陷在礁石上,鯨群都在附近遊動,不肯離去,有幾頭鯨遊到了岸邊。暴風雨降臨了,66頭鯨衝上了海灘,陷入驚慌和混亂,最後慘死在海灘。
這類事件,引起生物學家的思考,到底鯨是自殺,還是他殺?
這就引起許多推論。有許多報道,主要集中宣傳:可能是一頭鯨遇難,遇難信號召來了一群鯨,擱淺以後窒息而死。
還有一種說法是次聲造成的災難。
次聲確實是與海洋風暴聯係在一起的,次聲給鯨的傷害,是次聲破壞了鯨的回聲測位係統呢?還是直接損害了鯨的軀體?這也還是不知道答案的疑問。
不過,次聲對人會造成傷害倒是確實的。1968年的一天,在法國的馬賽,有幾十個人在田間勞動,突然間莫名其妙地失去了知覺,有的軀體散了架,有的血肉模糊了……後來,才知道這是一次事故。在16千米以外,法國國際部曾進行了一場次聲武器試驗,由於防範不嚴次聲泄漏,波及16千米以外的人。
次聲造成的事故,早在20世紀30年代還有過一次,美國一位物理學家把次聲發生器帶入劇場,結果,周圍的觀眾遭受到次聲帶來的災難,表現出驚慌不安,迷惑不解的神情,最後,所有觀眾都受到了影響。
次聲能對人體造成傷害,間接證明了鯨的自殺,並非是自己想死,而是被次聲殺死的。次聲,為解開鯨自殺之謎增添了一個可選擇的答案,同時也使人增添了一種憂患:次聲,會不會成為殺人武器?
納米——1米的十億分之一古代有個傳說,昆侖山的頂峰上有棵參天大樹,不知有幾千丈高,樹頂直插藍天,誰要是能夠沿著這棵大樹向上爬,爬到樹頂,就能進入天庭。這棵樹就是上天的天梯。
古人想上天,卻不知道怎麼上天,這才想出天梯這個主意。現代人對天梯做了分析,1982年,科普作家朱毅麟在《我們愛科學》雜誌上說,上天的天梯應該有35800千米高,誰要是爬到了梯子頂上,就再也不會墜落。這個人就成為一顆地球同步衛星,呆在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