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分析來看,由於建水壩消耗掉的這15%的水資源,非但不能說是什麼損失,而恰恰是滿足了我們人類社會生存所必需的水資源。可以說沒有這些水壩,就沒有我們的現代人類文明,就不能保證我們現代社會的基本生存。很多實際情況,有時候比這三條河流的現狀更糟糕。有些河流,因為水資源和人類生存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人們就不得不暫時讓它幹涸。例如,北京的永定河,現在除了個別的洪水季節還有少量河水之外,幾乎全年都是幹涸的。這就是因為在人的需要與維持河水的流動之間,我們不得不首先以人為本。當然,從生態保護的角度上看,自然河流的生命我們也必須予以維持。
一般來說,解決水資源供需矛盾所能夠采取的辦法,無非就是轉移用水人口、減少社會用水需求(包括節水),或者通過跨流域調水解決。目前,減少北京人口的困難很大。記得前不久,曾經有某位人大代表提議限製外地進京人的素質,立刻就遭到了全社會的聲討。節水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國際上通常的經驗認為,節水的極限約為正常用水量的30%。徹底解決北京水資源問題唯一可行的辦法,恐怕就是跨流域調水了。等到南水北調的工程實現之後,北京才有能力考慮恢複永定河流動的問題。然而,跨流域調水的前提,還是我們必須要在某些河流上建造必要的水壩、水庫。
河流的瀕危、幹涸都是社會需要與水資源供應矛盾的結果。因為世界上的天然水資源分布,幾乎都是無法自然滿足人類社會需求的。很多時候,隻有通過水壩和一係列水利工程設施,才能解決了我們人類生存用水與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尖銳矛盾。這個道理非常淺顯,在水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能把洪水期的洪水用水庫儲存起來,細水長流的保證社會的水資源需要和維持河流健康,絕對離不開必要的水壩建設。即便是對於河流水汙染的防治,水壩的作用也是不可取代的。例如,去年吉化爆炸後造成的鬆花江的嚴重水汙染,至今為止我們所能采取的減輕河流汙染措施,除了豐滿、尼爾基水庫的防水衝刷、稀釋之外,還能有什麼呢?不要忘記如果沒有這些水庫,環保部門就是再派多少人去嚴密監測、科學評估,也隻能是束手無策。
而那些逃脫被水壩截流的大河的命運也並不一定順暢,包括號稱水資源最為豐富的亞馬孫河在內,很多河流正在飽受全球變暖導致的斷流惡果。
去年秋季,亞馬孫河遭遇了40年來的最大幹旱,由此造成的森林火災危險和公共健康安全問題嚴重威脅了沿岸16個城市,也使被譽為“地球之肺”和“生物天堂”的亞馬孫熱帶雨林生態環境受到極大挑戰。而世界上最長的無壩水道、北美地區主要河流育空河(YukonRiver)的境遇也好不了多少。河裏的大馬哈魚大批死亡-因為水溫過高。
報告指出,河流周圍生態係統的“惡化和中毒”已“威脅到依賴河流來灌溉、飲用及用作工業用水的人們的健康與生計”。雪上加霜的是,1/5的淡水魚類要麼瀕臨滅絕,要麼已經滅絕。河流的枯竭將對人類、動物以及地球的未來造成一係列毀滅性影響。
總之,所謂河流的瀕危都是相對的。在人類生存和河流保護的矛盾運動中,隻有不斷地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才能從根本上扭轉水資源不足、河流的瀕危局麵。水壩建設就是解決水資源、河流問題的最有效手段,這一點已經被全世界大量的現實所證明。在科學真理和社會現實麵前,任何否定必要的水壩建設的誤導宣傳,都是站不住腳的。
水環境恢複方略
水環境恢複是將人類社會損害了的河流、湖泊等水體的水質、水量和周邊的多生態係恢複到自然的良好狀態,保持人類用水循環與水自然循環的和諧。水環境恢複工程是一個涉及經濟、環境、發展等多方麵的複雜問題,其建立途徑也是多方麵統籌兼顧的結果。
從宏觀上看,水環境能否恢複首先在於人類用水的同時是否能不損害流域水係、保持良好的水生態環境,實現流域的上下遊之間用水的和諧。
水環境恢複工程的方略有以下三個主要方麵。
社會用水的健康循環
社會用水主要分為:(1)城市用水,包括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它的用水循環形成了水係的點源汙染;(2)農業用水,用水量大,並與農田徑流有密切聯係。它對水係的影響是分散的麵源汙染。用水過程的汙染是廣闊耕地施用化肥農藥引起的。隻能從源頭控製化肥、農藥用量來保護農田徑流的水質。
現今世界各國都不同程度提出了城市用水健康循環的概念。這是針對人們濫排汙水和丟棄廢物,濫施農藥與化肥而提出的,是拯救人類生存和永續發展空間的根本性戰略。
所謂水的健康循環,是指在水的社會循環中,尊重水的自然運動規律,合理科學地使用水資源,不過量開采水資源,同時將使用過的廢水經過再生淨化,使得上遊地區的用水循環不影響下遊水域的水體功能,水的社會循環不損害水自然循環的客觀規律,從而維係或恢複城市乃至流域的良好水環境,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