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變化的不隻是冬天!(3)(1 / 3)

動物有權生活在自己的領地裏,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其活動對氣候的負麵影響其實是對其他生物的侵權行為,最終會受到自然的懲罰。

斯坦福大學研究小組的報告指出,鳥類減少將引起令人擔憂的一係列連鎖反應,擾亂自然界的降解機製、種子傳播和對昆蟲的控製。人類健康也將受影響,因為生態平衡的變化總是導致攜帶病毒的動物顯著增加。報告指出,上個世紀90年代印度禿鷲數量減少了95%,致使野狗和老鼠迅速繁殖,導致印度狂犬病患者大量增加。

斯坦福大學的科研人員舉了另一個物種滅絕對人類產生影響的例子:“萊姆病有類似流感的症狀,可以損害神經中樞。而北美鴿的滅絕是美國萊姆病蔓延的直接原因。”寄生在田鼠身上的壁虱是萊姆病毒的主要攜帶者。鴿子和田鼠的主要食物是橡樹果,鴿子消失使田鼠食物異常豐富,數量激增,壁虱隨之增加。

另外,物種多樣性對改善人類生存條件也大有功勞。物種多樣性還對改良農作物和家畜有重要意義。雖然基因工程有很大發展,但人類的創造力和大自然上億年的進化成果不可同日而語。物種的大量滅絕使人類損失了很多好的可以利用的生物基因。

氣候變化和新興疾病都會導致物種滅絕,這是全球生物圈受威脅的一個警報,這些威脅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四、全球變暖對人類的危害

溫室效應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到,全球變暖愈來愈被人們所感覺到。但全球變暖給人類帶來的經濟損失或額外經濟負擔究竟有多大,卻不一定被人們所了解。究竟有多大呢?

我們還是來看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公布的報告。

報告中說,如果對溫室氣體的排放不采取“猛砍”的措施,那麼從現在到2050年的40多年裏,每年將給全球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多可達3000億美元。這一數字將是今天全球變暖損失的7.5倍,將占一些沿海國家財富的10%以上。

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將是工業時代前的兩倍。如果對二氧化碳和其他與溫室效應有關的氣體的排放不采取緊急的限製措施,那麼全球變暖每年給全球造成的損失將以千億美元計算。報告估計,頻繁的熱帶旋風、海平麵上升造成土地減少和漁業、農業及水力資源的破壞,每年造成的損失將達3042億美元。到2050年,在諸如馬爾代夫、馬紹爾群島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等沿海國家,由氣候變化帶來的損失可能超過國家財富或國內生產總值的1%。

多麼可怕的經濟損失,它每年都要卷走3000多億美元,比1998年洪水對我國的災害還要嚴重!那該有多少人口受災,想想就害怕。

美國五角大樓最近向布什總統遞交了一份報告,報告中警告說:今後20年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構成的威脅要勝過恐怖主義。屆時,因氣候變暖、全球海平麵升高,人類賴以生存的土地和資源將銳減,並因此引發大規模的騷亂、衝突甚至核戰爭,成千上萬人將在戰爭和自然災害中死亡,地球將陷入無政府狀態。

報告預測,20年後,由於海平麵急劇地升高,歐洲大陸的主要沿海城市將被淹沒,英國將陷入類似西伯利亞的寒冬氣候。這種對全球穩定的迫在眉睫的威脅將使恐怖主義的威脅黯然失色。報告最後分析道:“分裂與衝突將成為人類社會生活普遍的特征,戰爭將成為人類生活的定義。”報告向布什總統發出了警告:“氣候變暖將摧毀我們。”

從這份報告中可以看到,氣候變化。將成為人類的大敵,從某種程度上將勝過美國總統布什不遺餘力地進行打擊的恐怖主義的威脅。報告預測,今後20年氣候的突然變化將導致地球陷入無政府狀態,各國都將紛紛發展核武器來捍衛糧食、水源和能源供應,不讓這些賴以生存的物資遭到他人蠶食。由於人類麵臨生存的恐怖威脅,因此,全世界屆時將爆發巨大的騷亂、饑荒甚至核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