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近現代,人類采用化石燃料為主的能源結構,大肆排放溫室氣體,大自然於是驅動熱浪、幹旱、洪水、暴風雨還以顏色;大自然的這種還擊,按英國氣象學家休頓的說法,其力量不亞於核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危害。
人類對礦藏、地下水的不合理挖掘和利用,大自然亮出地質上的山體和地表的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甚至可怕的地震等手段來回敬人類。研究表明,人為的劇烈活動或大型工程的行為,例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實驗、挖深井後高壓注水以及建造大型水庫等等,都可能引發地震的報複。就以建造大型水庫來說,如果施工區的地殼岩體貯存有構造能,當水庫建成蓄水後,將可能導致構造應力提前釋放,從而形成地震。在溶洞發育的石灰岩地區建造水庫,則存在蓄水後水體壓入溶洞引起塌陷和氣爆的危險,從而誘發地震。所誘發的地震不一定當場發生,可以滯後數月甚至數年,滯後的時間愈久往往破壞性愈大。
人類以源源不斷的工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毒化土地、河流和空氣,大自然則花樣百出地祭出各種瘟疫、疾病,如瘋牛病、口蹄疫、禽流感,攻擊人類的食物來源,並進而把這類病源轉入人體,讓人類患上諸如“人瘋牛病”,“人禽流感病”……;或直接攻擊人類,如水俁病、骨痛病等以及其他包括惡性腫瘤在內的各種難以醫治的疾病。由於環境惡化,人體細胞內遺傳物質容易發生紊亂,形成突變,細胞生長失去平衡,就會導致癌症。調查顯示,人類所患疾病有四分之一與環境惡化相關。艾滋病、SARS,也是由於人類生活領域擴張、縮小了同野生動物的距離而出現的病症。
澳大利亞專家最近警告說,未來二十五年將會發現很多新型的可能致命的病毒,這些病毒大部分傳自動物。人類破壞生態環境、全球暖化和行為改變,都可能助長新病毒的滋生。
早先,大自然的報複對人類具有預警的作用。可是許多古老文明卻因缺乏經驗、敏感性或隻顧眼前利益而侮慢大自然的儆戒,遭到毀滅的命運。
八、令人窒息的前景
僅在這數十年間,氣候變化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明顯感受到的:夏季的溫度越來越高,炎熱的日子越拖越長。氣象專家解釋說,有個叫“厄爾尼諾”的壞小子在搗蛋。
“厄爾尼諾”是西班牙文,原意是“小孩”,用以形容一種變幻多端的氣候現象,一如兒童發脾氣般難以控製。
厄爾尼諾在氣象學中是一個專業術語,特指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海水大範圍持續變暖的現象,它一經出現就會引起全球氣候失調、混亂。過去,厄爾尼諾間隔三五年甚至更長才在全球發作一次,也就沒什麼人理會;近年來,它造訪頻繁,於是暴得大名,人盡皆知了。
像這樣的新名詞,如今是越聽越多,什麼沙塵暴、赤潮、酸雨、臭氧層空洞等等,不一而足。它們所代表的惡劣氣候、天氣的降臨,嚴重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直接或間接損害著人們的身心健康。
令人驚異的是,大自然這些愈演愈烈的反常現象竟是與人類的活動大有關係。
科學界已基本認定,氣候變暖是地球“溫室效應”的結果,而上麵提及厄爾尼諾氣候等現象決不是本因,而之所以會產生溫室效應,人類應負主要責任。
什麼叫“溫室效應”?簡單地說,地球吸收太陽光照的熱輻射能,必須同地表及大氣層向外散發的熱輻射能保持平衡。大氣中某些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對太陽照射到地球的短波輻射幾乎無衰減地放行,同時又能截留吸收地球要散發出去的長波輻射,起到了一種類似溫室的作用,遂被稱為溫室氣體。溫室氣體被發現的有近30種,它們在大氣層中比重增加,就會打破平衡,引起全球變暖,形成“溫室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