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美國的蛻變:應對氣候變化與經濟發展不再是“零和博弈”
2001年3月,布什總統發表了他給共和黨參議員的一封信,他在信中稱,作為聯邦政府不應該強製性地要求美國企業削減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因為這種做法的經濟代價太高,會阻礙美國的經濟增長。幾天後,美國政府堂而皇之地宣布退出“京都協議”。民主黨人奧巴馬在他的競選綱領中猛烈地批判了共和黨布什政府的能源與氣候變化政策。
美國民主黨的智庫“美國進步中心”早在2007年11月,為新一屆政府提出了題為《漸進增長,促使美國向低碳經濟轉型》的報告書。
美國進步中心作為民主黨的智囊而嶄露頭角已有近20年的曆史。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該中心不但為克林頓入主白宮立下汗馬功勞,而且為克林頓政府輸送了許多人才。在共和黨布什政府時代,美國進步中心自然是變得“黯然失色”。隨著新的一屆總統選戰時期的到來,從2007年開始,美國進步中心再度活躍起來,《漸進增長,促使美國向低碳經濟轉型》的報告書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出爐的。可以說,奧巴馬勝選之後,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麵的表態和一係列重大決策基本上都是以該報告書的政策建議為基礎的。現將該報告的主要精神分析介紹如下。
我們的經濟麵臨著明顯的危險,地球麵臨來自全球變暖的壓力。正如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主席和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拉津德·帕卓裏最近所指出的:“如果不在2012年前采取措施,那就晚了。我們在今後2~3年所做的事情將決定我們的未來是什麼樣子。這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
氣候變化到底會給經濟帶來哪些確切的影響誰也說不清楚,但如果我們繼續抓住當前的發展模式不放,毫無疑問,我們必將付出沉重的代價。隻要瞄一眼保險行業,我們便會從全球變化的影響之一極端惡劣氣候中依稀看到這種破壞性影響有上升的趨勢。
在2001年聯合國摩洛哥氣候變化框架協議會議上,許多分保公司(向其他保險公司提供再保險的企業)比如斯威斯和穆尼希告誡大家,極端惡劣氣候有上升的趨勢。穆尼希稱:“如果我們將最近10年與20世紀60年代相比,大規模氣候災害發生的數量已上升了4倍。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增加了7倍,保險行業損失增加了11倍。”2004年,斯威斯在報告中指出,因氣候變化加劇導致的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將會在未來10年內每年翻一番,達到1500億美元。
(1)美國“要以領導者的姿態參加低碳革命”。
美國進步中心在報告中指出,“美國應製定戰略解決我們這個時代在道德層麵和經濟層麵上麵臨的最大挑戰——氣候變化——並將其轉化成我們最大的機會。氣候變化導致的經濟危機將會逐漸耗盡我們的資源,抑製我們增長。但是,低碳技術和清潔、可再生能源能讓我們抓住新的全球市場,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給美國勞動者帶來綠色工作機會,為職業生涯的發展、改變自身經濟地位提供新的技能和收入機會。我們麵臨的挑戰是必須轉變由高碳能源維持的經濟——將處於高度危險之中的國家安全和地球環境轉變成一個基於低碳、可持續能源的環境。這個任務是艱巨的,而潛力是巨大的”。
“能源轉型的緊迫性要求我們必須堅持把低碳能源作為白宮工作的重點,不僅要把它作為能源政策的中心,而且還要把它作為經濟計劃的中心,以便推動經濟廣泛增長和維持美國經濟在21世紀的領導地位”。“我們麵臨的挑戰是巨大的,充滿了機遇和風險,而時間卻在一點點消逝。”
“我們對能源安全的傳統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局限在提供足夠多的能源以保證我們的經濟順利運行上。今後它仍將是我們必須關注的焦點,當然,光有這一點是不夠的。我們的領導人必須了解到能源安全不僅僅在於保證供應,還包括我們使用的能源的碳含量”。
該報告書建議美國新政府實行以下五大措施促進美國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
(1)在經濟係統範圍內實施溫室氣體總量管製與排放權交易方案。
(2)將總量管製與排放權交易收入用於低碳技術創新投資和向低碳經濟轉型。
(3)實施配套政策,以減少運輸部門和電力部門的溫室氣體的排放並提高能源效率。
(4)在白宮設立全國能源委員會負責向低碳經濟轉型,確保聯邦政府在這方麵起帶頭作用。
(5)在全球範圍內,美國要做低碳經濟的領袖。
“對於美國來說,問題在於我們是否將以領導者的身份參與全球的低碳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