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找回冬天,我們一起行動!(1)(1 / 3)

一、低碳生活,找回冬天的開始

什麼是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就是盡可能地減少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和木材等含碳燃料的耗用,以達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遏製氣候變暖和環境惡化的目的。

由於目前中國和世界的主要用電是燃煤發的火電,而自來水的調運、生產、輸送等又需要耗電,所以,節電、節水和節煤、節油、節氣一樣,都是低碳生活的要點。

由於西方人較早意識到高碳經濟造成的全球變暖和環境危機,所以,他們很早就開始倡導“低碳生活”。如今這種對環境和人類生存負責任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已經悄然走進中國,並掀起了低碳生活的風潮,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中國人的生活。

總之,低碳生活代表著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消費理念,返璞歸真地生活,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高尚境界。

具體地說,低碳生活就是在不過分降低生活質量的前提下,利用高科技以及清潔能源,減少能耗,減少汙染,以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為特征的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不但應成為我們的基本生活態度,更應成為一種潛意識的生活習慣,養成自覺地節能減排的生活習慣。

對於普通人來說,低碳生活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習慣,當然它也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能。

總之,你首先要有節能減排的自我約束意識,並下決心養成節能減排的生活習慣,然後再按照本書的指引學習相關的低碳生活知識和技能,這樣,人人都可以輕鬆成為踐行低碳生活的時尚達人。

低碳生活勢在必行

人類在瘋狂地追求舒適生活的同時,也就在無形當中增加了巨量的碳排放量。隨著世界工業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口的劇增、人類欲望的無限膨脹和生產生活方式的粗放式發展,地球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愈來愈大,最終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和一連串的環境危機。

直到今天人類日益發現地球的溫度越來越高,太空臭氧層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機,天氣越來越反常,全球災難性氣候屢屢出現,越來越多的物種在滅絕,冰川和凍土消融,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海平麵上升,一些島國正在被海水淹沒……越來越嚴重的氣候問題已經嚴重危害到自然生態係統的平衡,人類的食物供應、居住環境和健康安全。有一天,我們會發現地球變得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了!這一切並非危言聳聽!

2009年12月初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就是希望從宏觀角度,以國家身份嚐試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的新經濟模式。如今中國已經開始步人低碳經濟時代,政府積極倡導建設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社區、低碳經濟、低碳行業、低碳家庭……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節約、環保、文明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讓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成為每個企業、村莊、單位和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雖然不像工業排放那樣厲害,但都市人特別是大城市的人們都能夠感受到生活汙染的嚴重性。例如,北京工廠雖少,但汽車尾氣的排放、冬季燃煤供暖等對空氣的汙染非常嚴重。北京冬季雪後,我們會很快發現雪上黑乎乎的一層煤灰和汙染物顆粒。事實上,日常生活中不經意間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量非常巨大,所以,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是一場實實在在關係到生存環境的生活方式改革,是勢在必行的。

低碳的目的就是要倡導並堅持健康、綠色、低碳、環保、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努力降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從而維護健康的生活環境。從身邊小事做起,踐行負責任的消費模式。

日常生活與節能減排的關係

“節能減排”不僅與政府、企業、機構有關,而且與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日常生活中,一些不經意的行為不僅無謂地增加了家庭開支,還嚴重地排放了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

踐行低碳生活就要從衣、食、住、用、行等方方麵麵做起,倡導並踐行“低碳著裝”、“減碳飲食”、“低碳裝修”、“低碳出行”、“低碳消費”,在用煤、用油、用電、用水、用氣等方麵,在使用家用電器、家庭照明、住宅裝飾、垃圾分類、舊物利用、生活飲食、交通出行等日常生活中做到節能減排減碳,抵製並糾正高碳消費習慣。

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可以節能減排。一些簡單易行的改變,就可以減少能源的消耗。例如,離家較近的上班族可以騎自行車上下班從而節省開車的耗油;短途旅行選擇火車而不搭乘飛機;在不需要繼續充電時,隨手從插座上拔掉充電器;如果一個小時之內不使用電腦,隨手關上主機和顯示器;每天洗澡時用淋浴代替盆浴,可節約用水……

踐行低碳生活是不是意味著要降低生活水平

許多想踐行低碳生活的人會問:踐行低碳生活是不是意味著要降低生活水平?也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甚至可以說踐行低碳生活可以提升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