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不可避免地要犧牲一些舒服。例如:騎自行車上班看起來不夠體麵,消耗體力,但卻可以既省油省錢,又可以鍛煉身體,有所失必有所得。所以,需要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
如果人人都踐行低碳生活,就可以大大地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和條件,從這方麵說,是提升了我們的生活質量。想想看,誰喜歡汙染嚴重的空氣?誰不喜歡清新的空氣與藍天清水?
另外,在低碳經濟狀態下,可以通過低碳技術來實現低碳生活,如利用太陽能等新能源進行照明、供暖、提供熱水和日常使用,利用中水衝馬桶,不僅沒有降低生活質量,而且在節省大筆開支的同時對改善環境盡了自己的責任。
踐行低碳生活,需要知識和技能,需要的資金投入和應用低碳技術和新能源,更需要有益的探索。
相信您在讀完本書,並應用本書中的知識和技能後,能夠探索出新的低碳生活小竅門。
總之,踐行低碳生活有時需要暫時降低生活水平,從長遠來看則是提升。如果你應用低碳技術和新能源,不但不會降低生活水平,而且會提升生活質量,並節省開支。
如此有利的事,還需要猶豫嗎?
二、你穿的是“綠色服裝”嗎?
什麼樣的衣服麵料更環保?
有機棉花在種植時不使用農藥,比一般的棉花要更環保,但是要貴得多。由於棉花種植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人們開始尋找能取代它的更加環保的天然纖維,例如大麻纖維。雖然天然大麻纖維比較粗硬,以前隻用來做繩子、粗布等,但是大麻纖維經過新技術的處理可以變得既柔軟又牢固,能用來做布料。大麻纖維的強度是棉花纖維的4倍,抗磨損能力是棉花纖維的2倍,並在抗黴變、抗汙垢、抗皺等方麵都有優勢。與種植棉花相比,種植大麻需要的水灌溉、殺蟲劑等農藥都少得多,因此不僅更便宜,而且也更環保。墨爾本大學的研究表明,如果用大麻取代棉花生產布料、油和紙張,其“生態足跡”(對生態的影響)能減少50%。類似地,用竹纖維和亞麻做的布料也因為節省水租少用農藥,比棉布要環保得多。
有的人造纖維也比較環保。人造絲是用木漿生產的,使用的是可再生的樹木,和棉花相比,樹木的種植需要的水灌溉和農藥都較少。用玉米澱粉生產的聚乳酸纖維,和用石油生產的化纖相比,能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的20%~50%。聚乳酸纖維的折射率較低,因此不需要用大量的染料也能獲得深色。
如何選擇“綠色服裝”?
耐用的服裝比容易損壞的服裝更綠色,最綠色的服裝是已經掛在你衣櫥裏的那些——從資源消耗的角度來說是這樣的:大家少買新衣服,就可以減少生產衣服所耗費的物資和能源。當然這不太符合經濟規律,一味限製人們對時尚的追求也是不現實的。服裝對環境的影響主要不在於生產和銷售流程,而是使用過程中的清洗。洗衣服要消耗大量的水和電,洗滌劑和幹洗溶劑還會造成環境汙染。為了在這方麵做到“綠色”,重要的是注意愛護衣物,盡量避免弄髒,以減少洗滌次數。
人們平時所說的“綠色服裝”或“生態服裝”,是從健康的角度出發而論,指那些用對環境損害較小或無害的原料和工藝生產的對人體健康無害的服裝。紡織品生產過程需要用到多種染料、助劑和整理劑,棉花生長過程中使用的殺蟲劑有一部分會被纖維吸收,這些物質如果在成品服裝中殘留過量,會危害人體健康。許多國家和行業機構製訂了生態紡織品技術標準,對紡織品的有害物質殘留(例如甲醛、重金屬、殺蟲劑)、pH值、揮發性物質含量等進行了規定,並要求不得使用有害染料、整理劑和阻燃劑等。其中最權威的是國際環保紡織協會的Oeko—Tex Standard100標準,通過相關認證的產品可以懸掛Oeko—Tex標簽,因此,消費者尋找該標簽是選購綠色服裝的最佳參照之一。
三、綠色服裝的選擇及環保穿衣的方法
選擇綠色服裝有竅門
2002年,歐盟公布禁止使用22種偶氮染料指令;2004年1月1日起,國家質檢總局對紡織品中甲醛含量進行嚴格限定;國家對服裝的甲醛含量、偶氮染料等五項健康指標強製設限。“穿著健康”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綠色、環保成為各類服裝的賣點。
服裝紛紛稱環保
市售標稱綠色環保的服裝還真不少:(1)“信心紡織品”標誌,同時標有“通過對有害物質檢驗”等字樣;(2)“I型環境標誌”;(3)“符合國家紡織產品安全規範”標誌;(4)十環相扣的“中國環境標誌”;(5)中國纖維檢驗局“生態纖維製品標誌”;(6)中國纖維檢驗局“天然纖維產品標誌”;(7)某某民間組織“生態紡織品標誌”。
除“生態纖維製品標誌”、“天然纖維產品標誌”的發證單位為我國纖維產品的法定檢驗和執法檢查部門——中國纖維檢驗局外,其餘幾個標誌的發證單位要麼是民間組織,要麼是私營公司。而且,它們無一不標榜自己“唯一”、“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