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形成初期溫度比較低,也沒有分層結構。後來在隕石轟擊、HBN放射性衰變發熱和地球的內部重力收縮等的作用下,地球的溫度逐漸增加起來。隨著溫度的升高,地球內部的物質也發生了變化,一些物質出現了局部熔融的現象。在重力作用下,本來處在地球外部的較重的物質開始慢慢下沉,液態的鐵等重元素沉到了地球中心,形成地核。同時,地球內部較輕的物質上升。地球內部發生了一係列的對流和化學分離,就逐漸形成了地殼、地幔、地核等圈層。
緊接著就是地球大氣的形成。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氣全部跑到了宇宙空間。後來,地球上的溫度上升,地球內部的物質重新組合,地球內部氣體也上升到地麵,形成第二代地球大氣。這層大氣在綠色植物出現之後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在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下,它逐漸發展成為現代的大氣。
有了大氣圈,地球上也就慢慢出現了陰、晴、雨、雪等各種天氣變化。首先,地球內部的結晶水汽化,進入大氣層。在遇到低溫的時候氣態的水便凝結、降雨,落到了地麵。在這個降水過程中,原始的海洋慢慢形成,為原始生命的出現提供了溫床。到了30億年~40億年前,地球開始出現單細胞生命。
原始生命出現後,人類給地球的發展劃分了五個“代”,依次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每一代還被劃分為若幹個“紀”。古生代從遠到近劃分為寒武紀、奧陶紀、誌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中生代劃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新生代劃分為第三紀和第四紀,這就是通常意義中人們所說的“地質年代”。
太古代是距今24億年以前的那個時候。但是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氣圈已在地球表麵形成。地殼活動頻繁,火山時而爆發。鐵礦在這個時候形成,最低等的原始生命開始產生。距今24億年~6億年是元古代,這時的地球被大片海洋掩蓋著,晚期才出現了陸地。地球上的生物到此時已發展到了海生藻類和海洋無脊椎動物。古生代距今有6億年~2.5億年,海洋中已經出現了幾千種動物,有些已經走上陸地,成為陸上脊椎動物的祖先。此時高大茂密的森林後來都變成了大片的煤田。中生代曆時約1.8億年,從距今2.5億年一直到距今0.7億年。這個時候恐龍稱霸一時,原始的哺乳動物和鳥類出現了。蕨類植物逐漸被裸子植物所取代,這些生物後來都變成了許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許多金屬礦藏也都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在距今7000萬年的時候,地球進入了新生代。被子植物在此時有了大的發展,各種食草、食肉的哺乳動物空前繁盛,最終導致了人類的出現。
三、生命的讚歌
如生命是花,花開時是美麗的,花落時也是美的。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瓣一瓣撒在人生的旅途上;假如生命是草,決不要因此自卑,要聯合所有的同類,毫不吝嗇地向世界奉獻出屬於自己的一星淺綠,大地將充滿活力……
這是詩人們對生命的讚歌。
生命是一種最為奇妙,最富魅力的自然現象。在現在的地球上,生活著150多萬種動物、40多萬種植物和20多萬種微生物,構成了一個蜂飛蝶舞,鳥語花香,山清水秀,絢爛多彩的生命世界,繁衍進化,生生不息。從高山到平原,從沙漠到草原,從空中到江河湖海,從地表到地下,到處都有生命的蹤跡。
然而,在46億年前,當地球在宇宙中形成之初,地球不僅受到億萬顆彗星和隕石撞擊,而且用了大約1億年的時間,才把高達數千攝氏度的溫度降了下來。那時的地球是一個無生命的荒涼沉寂的世界。過了大約10億年,地球上似乎才有了簡單的藍藻類微生物。那麼,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何時、何地又是如何誕生的呢?這就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地球生命起源的問題。
關於生命的起源,一開始人們有著各種各樣的猜測。有一種說法認為是上帝創造了世間萬物。說法中闡述,在大約6000多年前,上帝創造了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分別叫作亞當和複娃,之後才創造出了其他的生物。這種神話故事沒有科學依據,顯然不能以理服人。在《埃及神話》中,是神的呼喚驚醒了人類。早在人類出世之前,就有一個全能的神存在,是他的一聲聲呼喚創造了世間萬物。他說:“蘇比!”天地間就有了風;他說:“泰富那!”天空就下起了雨;他又說:“哈比!”於是一條大河從埃及流過,滋潤了萬物,這就是尼羅河……當他喊道:“男人和女人!”埃及城內就出現了很多人。另有觀點認為,生命是在地球的發展過程中由非生命物質轉化而來的。當然是需要經過一定的曆史時期,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