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之後到2050年,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和CCS技術的碳減排作用將更加重要。到那時,科技進步將使新能源開發成本大幅度降低,可供應量大大增加,占一次能源的百分比也將大大提高;公眾節能意識的普及和能源利用效率的進一步提高,使低碳能源的使用更加容易,因而不僅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所占的比率將穩步下降,而且絕對消耗量也將遞減。“石油還能用42年、天然氣60年、煤122年”的推斷將徹底改變;三種化石能源資源將會被“細水長流”地“物盡其用”,直到百年以後。
3.能源智能化
如何更好地使用能源?那就是讓能源智能起來,讓它自動地實現優化配置。能源智能化的本質是發展能源替代、兼容利用和互動經濟,是最先進的通訊、IT、能源、新材料、傳感器等產業的集成,也是能配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傳感器技術、電力技術、儲能技術的合成,對於推動低碳時代新技術革命具有直接的綜合效果。能源智能化作為能源低碳化的加速通道,其關鍵在於建立一張“智能能源網”。
(1)能源神經中樞
智能能源網將是未來能源的“神經中樞”,簡單來講就是具有人工智能的能源供應網,通過把能源同數字智能網結合起來,實現更加靈活的平衡供求的能力。它能實時機動地整合調配能源供需,並達到最佳節能的智慧化管理;它將多品類能源通過IT技術係統地整合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更廣泛、更深入、更優化、節能減排效率更高的智能能源係統。智能能源網包括了能源輸送網絡、先進傳感檢測係統、各式儲能設施、信息分析管控軟件及能源安全保護機製等。它能更靈活有效地調配能源供需,通過利用先進傳感係統所提供的實時用電信息,來改變用戶的能源使用模式、節約用能;同時,它還能透過差異能源價格,避免能源開發的過度投資。因此,智慧能源網對能源供需雙方都有利,有助於全麵大幅節能減碳。
(2)未來的假想
2020年某個冬日的黃昏,上海陸家嘴金融區的一棟頂級寫字樓內。某投資公司的一名普通行政職員正在電腦前忙碌。她看了下時間,已來不及準點下班,於是上網進到一個站點,把推遲一小時回家的指令告知了住宅服務器。很快,幾項自動服務程序被激活:住宅服務器通知恒溫器將升高住宅溫度的時間推遲一個小時;警告烤箱將其自動加熱時間也推遲一個小時;同樣,熱水係統也被通知推遲啟用。
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她發現,朝南的百葉窗上鑲嵌著的太陽能電池板已吸收了一天太陽能,轉換成的電力足夠她用一整晚,多餘的部分則“上傳”至整個小區。這時,烤箱也已被預熱,她將一個冰凍的比薩餅塞入烤箱並走進客廳。牆上掛著的LED電視裏正用一個窗口播放著南方普降大雪影響天然氣供應、智能設備自動調峰保供的消息;另一個窗口中則顯示著她的私人股票報價欄目。飯後,她查看了一下聯機水電賬單並辦理電子付款,驚喜地發現在應用電力管理技術後,她比以前少支付了25%的電費;而智能水務管理係統則提醒她最近一次泡澡所需支付的水費。隨後,她還發現家裏一款老式冷凍器的用電量過高,因此決定將它賣掉。
這是智能能源網全麵建成後給普通人生活帶來改變的一個假想片段,這一幕很可能在多年後轉變為現實。
八、春暖花開的明天--我們共同的期待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象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裏,田野裏,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趟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摘自朱自清《春》
再次讀起這篇文章,你是不是很期待下一個春天跟他所描繪的一樣呢?恍惚中才發現,春天已經越來越寂寞了!
人類的發展在最近幾個世紀呈現加速度遞增的趨勢:在20世紀,核武器的發明使人類第一次具備了毀滅自己家園--地球的能力;人口的劇增和工業的飛速發展,使得20世紀成為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產生環境問題的世紀;也就是在這個世紀,人類發現自己的所作所為開始反作用於自己,人在征服自然的道路上登到了峰頂,才發現前方的道路是--順其自然。目前,全球最主要的環境問題是什麼呢?現在,世界環境問題的焦點集中在南部不發達國家,尤其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為了經濟發展,許多發展中國家不惜以環境為代價,而地球的生命器官可以說基本在這些國家。例如,亞馬孫雨林、東南亞、中非熱帶雨林是全球之肺,地球1/2的氧氣和2/3的物種資源來自這三個地方。而現在它們正以每年10餘萬平方千米的速度遭到破壞。雨林的減少會使二氧化碳增多,導致的溫室效應使全球變暖,進而使極地冰川消融、大氣環流異常,這會使海平麵升高而很多地區缺水,使得土地荒漠化更加嚴重,而激增的人口又需要新的耕地,這就得毀林開荒,於是,人類陷入了一個環境怪圈。自己要發展,又要給子孫後代留條出路,這種情況使得可持續發展必然成為新世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