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毒蟲咬蜇傷(1 / 1)

當地震在夏秋季裏發生,人們常存空曠地帶活動,被毒蟲咬傷或螫傷也會時有發生,如何對不同毒蟲咬蜇傷作局部處理呢?

(1)螞蟥:螞蟥吸附於皮膚時,切不可強行拉扯,否則螞蟥吸盤可斷入皮內,有時可引起感染,應在螞蟥吸附的周圍用手輕拍,或用鹽、醋、酒、清涼油等塗抹,螞蟥即自然脫出。傷處可塗碘酒或撒九一丹,以預防感染。

(2)蜂蜇傷:蜜蜂毒液是酸性的,所以往傷口上塗堿水、肥皂水、氨水等堿性液體可緩解疼痛症狀,也可將蔥頭洗淨後切一片摩擦蜇傷處,有止痛消腫作用;局部症狀嚴重時可用火罐、吸引器將毒液吸出,也可將鮮少許馬齒莧搗爛取汁內服,藥渣外敷患處。如疑有蜂刺遺留時,可用膠布粘貼蜂螫處,再扯下,以拔除可能遺留的蜂刺。

(3)蜈蚣咬傷:蜈蚣毒液是酸性的,可用稀堿水、肥皂水清洗或浸泡傷口。稀薄的氨水、碳酸氫鈉溶液都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也可口服鎮痛藥;將鮮乳汁或大青葉、薄荷葉等中草藥搗爛後塗在傷口上,也可緩解疼痛症狀。

(4)蠍子蜇傷:蠍子毒性也是酸性的,往傷口上塗一些稀薄的堿水或氨水,可使疼痛減輕,冷敷也可防止毒液擴散和吸收。嚴重時可將傷口挑破,使毒血外流,也可用吸引器將毒血吸出,然後用弱堿液或高錳酸鉀溶液洗滌傷口。

(5)毒蜘蛛咬傷:除局部劇痛外,傷處可看到有兩個小紅點,傷員可出現麵色青紫、出大汗、呼吸困難、脈搏慢等症狀,應及時處理。如傷口在肢端,立即用帶結紮近心側,每隔20分鍾放鬆1分鍾,局部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洗淨,對傷口進行常規消毒後作十字形切口,用火罐抽吸毒液,再用石炭酸燒灼才能放鬆結紮帶,傷口周圍敷以溶化的蛇為片,蜇傷嚴重者要口服蛇藥片。

(6)蚊子、臭蟲、金毛蟲(洋拉子)和白蛉咬蜇傷:蚊子、臭蟲、洋拉子和白蛉的毒液都是酸性的,塗些堿水、肥皂水都可減輕痛癢症狀,也可使用除蟲咬水、清涼油等外用藥。

(7)狗咬傷:在有些地方,狗或其他動物咬傷有引起狂犬病的危險,如果皮膚已被咬破,要到醫院處理。確定咬人的狗或其他動物已被控製,使你和傷者不會再有危險。用幹淨水衝洗傷處,不要在傷處塗擦任何零售軟膏或其他類似物。在傷口置一幹淨軟墊並包紮,呼叫醫療救助或將傷者送至醫院進行檢查並注射抗毒或服抗感染藥。

(8)蛙類咬傷:發現蛙類附著皮膚上吸血時切忌用力牽拉蛙體,用高滲鹽水或鹽粒灑在蛙體上使其自行脫落。傷口處用5%碳酸氫鈉液加002%呋喃西林液衝洗後包紮。如傷口流血不止,可在局部進行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