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防治腸道傳染病(2)(1 / 3)

此外,大蒜對急、慢性阿米巴痢疾均有效,且防治兼用。可單食大蒜,或用10~15克大蒜搗爛,用白糖水衝服。或口服10%大蒜糖漿劑,每次服5~20毫升,日服3次。或用10%的大蒜浸液100毫升保留灌腸,每日1次,連用6日。

【疫源阻斷】

1管理傳染源

對患者和帶菌者要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並予以徹底治療。

2切斷傳播途徑

(1)加強環境衛生、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等多方麵管理。

(2)認真貫徹"三管一滅",即飲食、水、糞便的管理及消滅蒼蠅,糞便及排泄物應深埋或加漂白粉消毒,防止糞便流失汙染水源、食品等;消滅蒼蠅。把住病從口入關。

(3)做到"四不吃",即不吃生冷蔬菜、飲食,不吃不潔瓜果,不吃變質食物,不吃未經處理的剩飯剩菜。食具要消毒。

(4)注意個人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生吃瓜果要洗淨,不喝生水等良好衛生習慣。

(五)霍亂

霍亂又稱二號病(在《傳染病防治法》中列第二位),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發病急,傳播快,可以引起流行、爆發和大流行。由於進食了被霍亂弧菌汙染的又未經消毒處理的食物和水源,經口傳播;或來自疫區,與病人及帶菌者有較密切的接觸史,通過被帶菌者排泄物汙染的手和物品以及食用經蒼蠅汙染過的食物等途經傳播,人群普遍易感,胃酸缺乏者尤其易感。主要臨床表現為劇烈腹瀉、嘔吐、大量米泔樣排泄物、水電解質紊亂和周圍循環衰竭,嚴重休克者可並發急性腎功能衰竭;也有些輕型患者僅有輕度腹瀉。大多數霍亂患者的潛伏期為1~2天(數小時至五六天)。潛伏期後,典型病人起病急驟,少數有頭昏、倦怠、腹脹、輕度腹瀉等前驅症狀。沿海地區是霍亂的主要流行區,我國的流行時間為3~11月份,6~9月份是流行高峰。在我國屬甲類傳染病,也是國際三大檢疫傳染病之一。

【臨床表現】

大多數情況下,感染隻造成輕度腹瀉或根本沒有症狀。

典型的症狀表現為劇烈的無痛性水樣腹瀉,嚴重的一天腹瀉十幾次。潛伏期1~3天。起病急驟,大便性質初為黃色稀水樣,後呈米泔樣或血水樣。頻繁嘔吐,多無腹痛和裏急後重。可迅速出現脫水及循環衰竭表現,如口渴、聲音嘶啞、皮膚彈性消失、脈搏細弱、心音低、尿少或無尿、血壓下降、意識障礙等。病程一般3~7天。

【治療要點】

感染霍亂後,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恰當,會引起嚴重脫水導致死亡。

1一般對症治療

嚴密隔離,流質飲食,記錄出入量。

2特殊治療

急性期應專人護理,密切監測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根據患者的不同症狀給予對症處理。

3補液療法

原則是早期足量,先快後慢,先鹽後糖,糾酸補鈣,注意補鉀。根據病情口服及靜脈滴注。每日液體量為重度脫水日8000~12000毫升,中度脫水4000~8000毫升,輕度脫水3000~4000毫升,病情改善後酌減。

4抗菌治療

靜脈點滴喹諾酮類抗菌藥物,首選左氧氟沙星02克,2次/天,口服;或環丙沙星,每次250~500毫克,2次/天,口服,療程5~7天。不能口服者可用環丙沙星02克,靜脈滴注,2次/天。

【疫源阻斷】

1管理傳染源

對患者和帶菌者要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

霍亂傳染性很強,一旦發現感染霍亂,無論是輕型還是帶菌者,均應隔離治療。霍亂症狀消失,停服抗菌藥物後,連續2天糞便培養未檢出霍亂弧菌者才可解除隔離。病人和帶菌者要配合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工作人員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的采樣,家裏、疫點的消毒等工作。對疫點的消毒是有效切斷傳播途徑、控製疫情的措施之一。可能被病人排泄物汙染的廁所、餐具、地麵、地拖、門拉手、衣物等要進行消毒。霍亂弧菌對一般的消毒劑均較敏感。漂白粉、漂白精、過氧乙酸、戊二醛等均有效。汙染衣服等可煮沸消毒;病人的排泄物則應加入次氯酸鈉、二氯異氰酸尿酸鈉和漂白粉等含氯製劑進行混勻消毒後深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