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古老而年輕的運動——地擲球(1 / 3)

在歐美和大洋洲,人們都把地擲球稱之為“博切”球。地擲球是一項具有悠久曆史的體育項目,據史料記載,該運動起源於公元5000年前的古埃及。在古羅馬時期奧古斯都王本人就從事地擲球鍛煉,並倡導和鼓勵人們在廣場和馬路上進行這項遊戲。中世紀,這項遊戲在西歐諸國得到興起,節假日,廣場上到處可見人們聚集起來玩球的情景。許多王公貴族也都精通此術,如在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一世的宮廷裏常駐機構進行這種遊戲,海軍上將德雷爵士還是一名出色的選手。農閑時,這種遊戲更是廣大農民喜愛的娛樂活動,他們將石頭做成的球改用橄欖木製成的硬木球,進行玩耍。到了19世紀末,現代地擲球運動在歐洲得到進一步發展。由於歐洲移民的大量遷徙,該運動便隨之傳到南美、北美和大洋洲等地,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地擲球也有很大的發展,並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如歐美一些國家相繼成立了地擲球協會和俱樂部,製定不同的競賽規則與玩法,做球的材料被金屬和合成塑料所代替。球的大小、重量、圓度等都有一定的規格要求,而且球的色澤美觀多樣。這標誌著該活動逐步演變成為規範的競技體育項目。1983年,國際地擲球聯合會(簡稱國際地聯)在瑞士基阿索成立,並召開了首屆代表大會,歐美共有13個國家出席大會,中國和波蘭派觀察員列席了會議。選舉瑞士律士焦瓦尼·巴焦為主席,製定了國際地聯章程和統一的競賽規則,並決定舉辦世界錦標賽。目前,國際地聯會員國由最初的8個,發展到現在近50個,遍布世界各大洲。國際地聯是國際奧委會承認的單項體育組織,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曾向國際地聯領導人表示,如其成員國達50個以上,可考慮將地擲球列入奧運會比賽項目。故國際地聯正在通過各種方式為地擲球早日列入奧運會而積極努力。

現代地擲球運動的發源地是歐洲,有近百年的曆史。自從1953年歐洲國際地擲球聯合會成立後,隨之舉辦了歐洲錦標賽,使該地區的地擲球運動得到迅速、健康地開展。開展較普及且水平較高的國家有意大利、瑞士、奧地利、法國等,這些國家不僅有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參加這項運動,而且擁有世界上一大批高水平的俱樂部和球星,並且非常重視科學化訓練,有定期出版的地擲球刊物,用來指導地擲球的開展與提高。如在意大利,地擲球被稱為“小國球”,其在該國的重視和普及程度僅次於足球和自行車運動,為第三大體育項目。全國有2000多個地擲球俱樂部,近百萬會員,並有國家奧委會資助的地擲球學校,從小培養地擲球人才。每年比賽頻繁,全國各類比賽有達500多個,如在波倫亞省每年舉辦國內、國際比賽150多場,該省的艾米利亞地區有13萬人口,人人都會打地擲球。意大利國家隊在國際比賽上幾乎包攬所有大賽的冠軍頭銜,堪稱世界一流水平。

南美洲的地擲球運動始於19世紀末,由歐洲移民傳播的。最早流行於城鄉之中,後作為娛樂和社會活動被各個俱樂部所接受。1944年南美地擲球聯合會成立,並舉辦了南美錦標賽。該地區地擲球運動開展較好的國家有:阿根廷、巴西、智利、烏拉圭、巴拉圭、秘魯等。如在阿根廷,1929年成立全國地擲球協會,是南美最早成立的協會,現有地擲球俱樂部近千個,每年有80萬人參加地擲球活動,而且運動水平較高,在已舉辦的世界大賽上,多次榮獲亞軍,是國際地壇公認的強隊之一。

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也相繼開展了地擲球運動。美國現有15個洲成立了地擲球協會,會員數十萬,每年都有全國性的錦標賽,並由協會創辦地擲球雜誌。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多倫多等城市,地擲球運動亦開展的較為普及,故該國運動水平提高很快,在近幾屆世界大賽表現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