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不但要下田幹活,收工回來也不休息,而是一個個搬著小凳坐在房前開始紡紗、織布、蠟點。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在倮寨,一個婦女從當姑娘時起,就開始織布,這時的織布主要是為自己準備嫁妝,出嫁後為人妻為人母時織的布,則是為了全家人溫暖,到了老年,一般不再上機織布,但仍手腳不閑,總是在兒媳的織布機邊幫著吊紗錠、接紗、紡紗。
倮寨的土織布以白色和深藍色為主色調格配成井字形,做男人的頭帕很漂亮,顏色也很協調。倮寨人的服飾圖案也反映出基本民族稻作文化,如她們在織棉中常常把對五穀的崇拜織在圖案中。我們看到的花倮織棉圖案,就有許多與水稻耕作有關的圖案。如在白倮的花裙下擺處的一道道細花邊,很像稻穗,倮人稱之為“粳”。這與古時倮人稱穀為粳有很大關係。
倮寨蠟染是世上一絕。姑娘們不用繪畫,就可直接在自紡的白布上點蠟成畫,且精巧美麗。姑娘從六七歲起,就開始跟著母親學點蠟。看花點花,看物點物,隨心所欲,得心應手。
神奇的民族祭祀與節日
倮人崇拜太陽,信仰萬物有靈,以為遭災遭禍是神鬼作怪要請巫師驅鬼神。逢年過節要齋祭祖先,因此,戶有神房,寨有祠堂。
倮寨的神房很簡單,就是一個簡易的篷架子。但倮人在祭祀時,尤其在節日中的祭祀中卻非常隆重和有排場。祭祀儀式由寨老主持。倮語稱:嘎哎。寨老不是一個特定的人物,而是60歲以上的老人,一般為男性(倮人男性平均年齡在65歲左右,女性70歲左右。我見到的新寨最高壽老人是一個91歲的老太太)。寨裏看風水、送菩薩、祭祀禮儀都由寨老主持。
倮人祭祀十分隆重。在神房裏先用大鍋烤好兩個大塊餅,並用米篩子裝好供在條桌上,然後再裝上一大碗飯和一碗肉菜,倒上三大杯酒放好三雙筷子,準備祭祀。室外,幾個壯年男人吹起牛角和海螺。神房內祭祀完後,男人們敲鑼打鼓,來到樹林裏。婦女們則早已在地上用長大板當桌子,用碗裝上彩色米飯和菜,放上酒,等男人們來喝。此時的祭祀活動已轉向娛樂,同時,祭祀活動進入最高潮。
倮人的節日最熱鬧的要數“蕎菜節”。蕎菜節在當地又叫“過蕎年”。即每年農曆四月的第一個龍日為蕎菜節。倮人的蕎菜節如同漢族過大年,是祭祀祖先、娛神娛人的盛大民族節日。
祭祀祖先,倮語叫“美淌”(音譯)。祭祀祖先與過蕎菜節來源於一個古老的民間傳說。傳說倮人的祖先居住的寨子有一次起了大火,全寨都燒為灰燼,房屋、家具、農具及糧食無一幸免。悲痛欲絕的人們正在一籌莫展時,有一個人發現廢墟的地基上翻撲著一隻碗,翻開一看碗裏罩著的竟是一些蕎籽,人們驚喜地將蕎籽播種在田裏,蕎出苗後瘋長,到四五月份青黃不接時,它就成熟了,使倮寨人渡過了災荒。人們為了感謝蕎,便把農曆四月的第一個屬龍日定為蕎菜節。這個節日習俗就這樣傳承下來。後來人們每到這一天,還要組織人到蕎菜地裏喊蕎的魂回家,請蕎與祖先共同享受節日的快樂。
在蕎菜節這天,倮寨的男女老少都會換上自己手工縫製的新裝,傾屋而出,在古樹林裏過蕎年。男人們揮舞著有力的手,敲響了巨大銅鼓。姑娘們踏著歡快的鼓點,擺手扭腰跳起優美的舞;孩子們象燕子一樣嘰嘰喳喳在人群中穿梭跳躍;老人們則聊家常、忙祭禮。節日的快樂通宵達旦,日以繼夜。與其他地方有著明顯不同的是,倮寨人在節日裏是天地同樂、人神鬼同歡。鬼神戴的麵具,形式怪異,色彩如非洲的斑馬,而且多是女人裝扮。
倮寨還有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新寨和城寨的年輕倮,1995年走出倮寨闖世界的不到十人。在一位王姓青年的帶動下,1999年起倮寨人終於有七八十人走出寨門,到廣州、深圳等地打工去了。倮寨在進步,它在接受著時代氣息的熏陶,但倮寨文明卻就是在這種不斷更新的意識中延續……
崇尚食人肉的科羅威人
科羅威人居住在印度尼西亞的伊裏安查亞,這個部落的存在是荷蘭人發現的,但直到1980年人們才知道他們食人肉。科羅威人一般是幾個家庭住在一起,他們崇尚食人肉。如果有人被指控使用巫術,這個人就會被拷打和處死,並被其他人吃掉。科羅威人吃人肉就像吃野豬肉一樣,把人肉放在香蕉葉子上,再用火烤,人頭則掛在樹上,用以警告敵人。
尼安德特人吃人之謎
一個由法國和美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在離法國洛內山穀不遠的莫拉—古爾西山洞中發現了不少尼安德特人大約10萬年前扔棄的骨頭的化石。尼安德特人是史前人的一個人種,屬於早期智人,他們都是相當出色的獵人。發現骨頭化石原本是十分平常的事,根本不值得一提,但這一次的發現確實與眾不同,因為那些骨頭中不僅有山羊骨、赤鹿骨、猛獁骨,更有不少的人骨,而這些人骨不是別的什麼種類,就屬於尼安德特人。
人類學家也許不得不相信,已經滅絕了的、12萬年前至3萬年前曾經生活在歐洲的現代人類的一個支係——尼安德特人的最後一批“戰士”竟然同類相殘。他們屠殺自己的同胞,並擊碎骨頭和顱蓋吸食骨髓和腦漿,然後像對待動物的殘骨一樣扔掉。
這麼說來,我們的遠親——尼安德特人真是食人者,他們將同類也當成了口中的美味佳肴?事實上,對這種觀點,人們一直都在激烈地爭論著。10萬年前食人現象確實存在嗎?法國馬賽大學人類學家德弗勒爾和他的同事在1999年第10期《科學》雜誌上發表文章指出,在莫拉—古爾西山洞裏已經發現了上萬塊各種各樣的骨頭,其中至少有78塊骨頭屬於6個尼安德特人——2個成人、2個青少年和2個孩子。他認為:“這個發現非常重要,它首先可以證實在尼安德特人社會中確實存在著食人的現象。”加州大學的人類學家兼《科學》雜誌的作者懷特說:“你要發現那些食人者的罪證,就必須找到更多的那樣的場所。那裏記錄著10萬年前那‘可恥’的一幕,我們即使在10萬年後也應該弄清其原因。”
另外還有一個山洞也可能是尼安德特人曾經臨時居住過的地方,科學家們在其附近的小山頭和山穀間也發現了一些骨頭的碎片、石製工具及灰燼痕跡,大多數骨頭的碎片都是赤鹿骨和尼安德特人所捕獲的其他獵物的。德弗勒爾與他的合作者一道,以1.5厘米為標尺準確地標示出了每塊骨頭和工具的準確位置,總共標記超過了1500個。他們在赤鹿骨上發現了切痕,顯示出當年尼安德特人在捕獲獵物後,是先將其肢解,然後將肉剝離下來,最後還要敲碎骨頭吸食骨髓的。
在莫拉—古爾西山洞裏發現的78片尼安德特人的骨頭碎片上也顯示出了它們曾被人用“刀”切割的痕跡。懷特說:“這些骨頭至少早於10萬年前,但它上麵的切痕看起來就像昨天才刻上去的一樣清晰。我們所幹的就如同法醫一樣,隻是在其相應部位做上標記而已。”兒童的頭骨上也有深深的尖銳器具所致的V形印痕,由此可見,當時他們也曾受到尖銳石器的敲擊。懷特說:“他們先從頭的兩邊切下肌肉,然後再敲開頭蓋骨吸食腦髓。我們從中可以得出當時已經使用石製工具的結論。”研究人員認為,如果赤鹿是作為食物被屠殺的,那麼,尼安德特人也一樣是被屠殺的。因為尼安德特人的骨頭碎片和那些赤鹿骨碎片混合著分布在山洞中,看起來就像被啃過的牛排一樣。懷特說:“動物骨頭總是與尼安德特人的骨頭混在一起,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那時確實存在著人吃人的現象。”
有些尼安德特人確實是被食肉“動物”所吃掉的,因為這些遺骨與眾不同,其上麵還有牙齒咬過的痕跡。他們的頭骨和四肢骨頭都已經被敲碎,僅有臂骨和腿骨還保持相對的完整,而且不僅腳、肘等的肌踺被割掉,連舌頭也被割掉了。牙齒和口腔來判斷,上述受害者的年齡分別約在15??16歲和5~6歲之間。
其實,“尼安德特人吃人”並不是最新的觀點。1890年在克羅地亞發掘出來的尼安德特人的遺骨上就有抓痕,並且發現有斷肢,隻是當時人們認為它是被動物所害或者是在挖掘過程中不小心損毀的;也有人懷疑那是尼安德特人的獨特葬禮所致,因為在此之前我們已在另外一些文明中發現過這樣的現象。
一直關注著這項工作進程的北伊利諾伊大學的人類學家拉爾塞恩說:“我認為證據是充分的,已經整理出的十分詳細的材料可以證明一切。”另一個問題在於這種現象在尼安德特人中為何如此普遍?大量存在的赤鹿骨碎片可以證明,尼安德特人並非因饑餓才會有如此行為,科學家們也沒有找到“食人”是當時尼安德特人葬禮的一部分的有力證據。懷特說:“我們真正希望找到他們為什麼會吃人的證據,但這些都需要透過時空來修正我們從類似事件中所找到的線索及由此建立起來的固有觀點。”
為什麼尼安德特人會將同類的屍骨與其他的食物殘渣一同拋棄呢?拉爾塞恩認為那是一種相當複雜的情形,也可能是局部才發生的問題,正如你我所看到的現代人類社會一樣,其行為總是易變而不穩定的,我們也就不能期盼尼安德特人應有所不同,因此出現一些“個別”現象也就不足為怪了。
另外還有一種觀點則將尼安德特人描繪為“傻瓜”,認為他們隻不過有著和我們一樣大的大腦而已。他們認為,自從發現尼安德特人開始,這一切都是如此神秘。我們有必要了解尼安德特人的更多的複雜社會現象。而在很多地方,科學家們都已經找到了尼安德特人妥善地埋葬其同伴的證據。
其他地區還有嗎?西班牙人類學家認為,在某一段時間內,歐洲曾生活著很多人種,他們彼此之間相互獵殺。1997年,在西班牙坎塔布連山發現的80萬年前古老的早期人化石也證實了當時確實存在著人吃人的現象。古生物學家確認,那裏至少有6個人被砍掉了腦袋,肉被從骨頭上剝下來,然後砸碎骨頭吸食骨髓,最後將廢骨隨手扔掉。而且科學家們還發現那些死者的所有脊椎骨都被用相同的方式敲開,明顯地表明了當時的“作案者”具有十分明確的目標——骨髓。古生物學家在英國的薩默塞特也曾發現1.2萬年前的智人骨化石,那些人同樣被剝掉頭皮,砍下腦袋,割去舌頭,敲碎骨頭。
處理骨骼的目的針對許多研究人員認為所發現的那些遺骨是被人敲碎而吸食骨髓的說法,也有研究人員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處理那些骨骼是另有原因的。德國古人類學教授曾指出:“無可爭辯的事實是我們所發現的那類遺骨確實是經過處理的,但其目的何在呢?幾乎沒法證明屍體是被人吃掉的。”
有人認為,這也許是古人葬禮中的一種特別方式。考古學家海蒂·彼得·羅謝博士在《食人的神話》一書中曾列舉過古印度尼西亞有一種“多階段的安葬”:先暫時掩埋死者,過一段時間等骨骼與肉脫離之後再將“變得幹淨了的屍骨”重新埋葬,同時把頭骨擺放在親屬房間裏供後人崇拜。1997年,德國考古學博士也曾在一個古尼安德特人的頭骨殘塊中發現了類似的處理腦殼的特殊方法:部族為了在遷徙中長時間攜帶,將死者的頭骨製成了標本。曆史上也確曾記載過這類事情:1227年路德維希四世隨十字軍遠征時死於南意大利並被埋葬,後來十字軍返歸時他的部下又把他重新挖出來,將其肢解並加以燒煮,以便將骨骼運回故國。1331年在處理路易七世的屍首時,甚至燒掉在盛夏時迅速腐爛的肉,以便能將骨骼運走。
吃皮靴的斐濟食人部落
一次精心策劃的在斐濟的蘇瓦進行的儀式剛剛結束,這項活動是為了紀念一個世紀以前,當地傳統的吃人習俗的消除而舉辦的,1867年當時的一位英國傳教士被當地土著殺死並吃掉。100多年前,一位名叫托馬斯·貝克的英國衛理公會派傳教士和他的8位當地同伴,被位於斐濟主要島嶼維圖拉烏的那布陶陶地方的人用亂棍打死,然後將他們吃掉,這個地方當時還是一個食人部落,權力掌握在部落首領手中。
根據當地的民間傳說,貝克是在錯誤地接觸了當地一位首領的腦袋之後被人們殺死的,這種行為在當時是一種致死的禁忌,根據傳說,貝克除了留下一雙皮靴之外,其他什麼也沒有。
據一位那不陶陶的村民說,這些食人族把皮靴和一種蔬菜放在一起足足煮了一星期,但是靴子實在太硬了。當地人說這起事件給這個地方和它的居民留下了一個咒語,使這個村子多少年來一直成為人們的笑柄。他們相信這個村子200年不會交好運,沒有學校、沒有道路、更沒有醫療設施和其他一些有助於生活方便的捐助。為了給自己帶來好運,也為了譴責過去的野蠻習俗,當地村民舉辦了這次悼念儀式,他們還邀請了貝克的後人來參加此次活動,以此來永久解除詛咒。但這已不是村民們第一次表示遺憾了,此前已經進行了兩次類似祈福活動,最晚的一次在1993年,當時村民們聚在曾經煮熟貝克先生的教堂前麵致悼辭,並且輕輕的咀嚼著鞋底。這個村子的村長那瓦挖巴拉烏說,這次悼念儀式與前兩次不太一樣,因為這次悼念是身體上的,他們請到了貝克家族的後人貝克先生。
共有10位貝克族人來到當地,包括貝克家族的長孫:澳大利亞人高爾夫·雷斯特。盡管萊斯特不相信村民們的謀殺引起詛咒的說法,他說他的想法與村民相信的東西不矛盾。“我和我的家人都很高興能幫助他們,他們想讓我們做什麼都可以。”這位48歲的澳大利亞人說,“我對所發生的這些事情充滿敬畏。”這次悼念儀式包括基督教儀式和斐濟當地的謝罪儀式,在一座剛搭起來的圓帳篷中進行,起始儀式是當地的一種卡瓦酒祭奠。經過15種各種儀式之後,儀式達到了高潮,即象征詛咒驅除儀式開始了,與此同時,貝克家族的人們向天空釋放了氣球。貝克家人接受了村民們敬獻的母牛、特殊的機織床墊和30多隻精美的鯨牙雕刻藝術品,當地人管它叫特比阿。
大家依次向貝克表示敬畏之情,這些人中有斐濟的總理萊西尼亞·卡拉斯和斐濟眾議院主席。雷斯特告訴悼念活動的頭領說,他希望這些活動有助於斐濟人民的幸福和這個村子人民的幸福。卡拉斯稱讚這次道歉儀式是一次漂亮的活動,他對當地民眾說:“尊敬的托馬斯·貝克先生,你感受到你的民眾的疾苦,你的幫助對這些無助的人們是如此的重要,他們為他們所做的一切在尋求主的饒恕,寬恕他們吧!”
然而,整個活動最終沒有提及是否要給當地村民以某種形式的救助。如果沒有政府的救助,而光靠貝克不得安寧的靈魂和上帝對過去這頓吃人罪過的饒恕,這些窮困無助的村民還會遭受更多的苦難。
征服食人部落大探索
1905年2月18日,進駐非洲的波利斯大尉與20名部下被當地吃人部落的酋長捕獲,生命危在旦夕,在與決定命運的酋長見麵之前,大尉無意中翻開日曆,從裏麵的記錄中得知當晚8時開始出現月食。大尉想起少年時代自己曾從書中看到過,1503年出現的月食挽救了駛往新世界的第四次航海途中的哥倫布及其部下的生命,於是決定利用當晚的月食作文章。大尉將酋長的兒子叫來說:“如果你的父親敢對我們下毒手,我隻要—揮手,就叫你們死無葬身之地。今晚月亮來到這邊時,我舉手讓月亮死給你們看看。月亮之死即是你父親之死的先兆。但是如果你們改變主意,我可在最後一刻使月亮免於死亡。”
那天晚上,為了看大尉的“魔法”,酋長和他的獨生子來到大尉這裏。當時鍾指向8時,波利斯對著月亮舉起手,口中念念有詞,隻見月亮從端部一點點地開始出現缺口。酋長和獨生子十分震驚,他們驚恐地叫喊,趴在地上,把頭埋在沙土裏。月亮仍在一點點變小,兩人惶恐地向大尉求助。大尉平靜地說:“我有力讓月亮起死回生,但必須有一個條件,我們之間立下盟約,你們必須承認比利時國王的—切權利均可在你們統治的國度裏行使。”
“遵命。”酋長和他的兒子異口同聲地答道。“你確實是偉大的魔術師,我願做你的兄弟,你國王的兒子。”兩個人再次趴在地上,作為服從的表示,將沙子灑在胸前和頭上。大尉再次對月亮舉起了手,口中念念有詞。不久,月亮又一點點地露出了光亮,大尉和他的部下不僅全部得救,而且完成了對這個部落的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