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薩克部族把青年男女之間的交往,也就是一般人常說的談戀愛稱之為“串伴”。所不同的是,談戀愛通常是“一對一”,而“串伴”則是一個姑娘可以同時和若幹個小夥子交往。“串伴”時,小夥子晚上到姑娘家登門拜訪。在那裏,他們可以交談、聊天,或收聽男方攜帶的收音機或錄音機。在這種場合,一個姑娘可以同時接受一個以上小夥子的拜訪。在多數情況下,小夥子間互不摸底,猜不出他們當中誰被姑娘看上。由於來訪者很多,女方家長往往猜不準誰是女兒的心上人,誰將帶女兒“私奔”。姑娘則同她心愛的人借這個機會商談“私奔”的日期和行動計劃,以及“私奔”時所用的暗號。
說“私奔”是一種“偷竊”,因為此舉是暗中秘密地進行的。一旦被女方家長察覺,就可能引起“偷者”和“被偷者”之間的流血事件。“私奔”時,可以由姑娘自己的戀人親自去接,也可以委派代表去接。以至於曾發生過姑娘轉而和戀人的代表結婚的事。
“私奔”告成後,姑娘通常被安置在男方的某個親戚家裏,而很少被安置在男方自己家裏。即便到了這種地步,男方也不可與姑娘同床共枕。還有一個規定,即至遲不超過三天三夜必須向村長交待姑娘的來曆。接著男方和女方,或雙方各自的代表走到一起,商議結婚日期、女方保護人、送彩禮的日期和規模等事宜。
彩禮是由男方家長向女方家長付出一定數額的款項,作為彌合由於發生“偷竊”事件而造成的雙方關係裂痕的手段。彩禮的數目取決於雙方所處的社會地位的高低。但也可能由於不是門當戶對(如女方出身貴族,男方出身平民)而使女方家長拒絕接受彩禮。這種拒絕意味著不願意結親,從而導致男方和女方正式斷絕關係,兩家從此再不互相往來。
送彩禮時,派遣由長輩帶領的代表來到女方家裏。他們的任務之一是講述新郎的家譜;女方的長輩也介紹新娘的家譜,作為答複。儀式結束後,送新郎的隊伍才來到女方家裏。“私奔”這一婚禮才算全部結束。
分工明確的托古蒂爾人
托古蒂爾人也居住在摩鹿加群島上,他們認為,森林、土地和水都是屬於他們的祖先的,現在應該由他們來管理。在他們的部落裏,分工明確。婦女做飯,帶孩子,做家務;男人捕魚,用樹皮做衣服穿。他們操辦婚事像過節一樣熱鬧。他們的房子建在河邊,如果有人死亡,他住過的房子就不要了,在河流的下遊另建新房。他們認為祖先的靈魂守衛著森林、土地和水,但是隨著現代人的到來,他們對前途感到擔心。
賣雞肉找郎君的丁卡部落
身材高大的丁卡部落生活在非洲蘇丹南部朗貝克縣。這是一支人均身高達2米的“高人國”,在這個高個子部族裏,有一種非常有趣的婚俗——姑娘用賣雞肉的方式尋找如意郎君。
每逢節日到來的時候,丁卡部落中的姑娘們便把自己家的肥雞殺掉,放上香草、薑、蔥、蒜等佐料清燉,然後盛在小盒裏擺好。之後到場壩上去賣,等待自己喜歡的小夥子來買。如果來買雞肉的小夥,要是姑娘不如意的對象時,姑娘會加倍地要錢,小夥子見此情景,就會知趣地離去了。如果姑娘看上了年輕如意的小夥子,情況就大不相同了。當兩人的目光相遇時,姑娘會羞怯地低下頭,躲避著小夥子的目光。小夥子便問道:“農販農(妹妹),你做的雞肉怎麼會這麼香啊,放的是布後山上的青辣辣,孔雀湖裏的鹽巴,芳草園裏的香草吧,是不是有客人預先定做的?”姑娘便回答說:“岩龍呢岩龍(哥哥),我這盒雞肉放的是最普通的香草,最普通的青辣椒和鹽巴,隻不過是加上了我一顆熾熱的心罷了。如果岩龍(哥哥)不嫌棄的話,就請來嚐嚐吧!”姑娘說著就把準備好的板凳拿出來,讓小夥子坐在自己身邊。小夥子如果有意,就會順水推舟他說:“我們丁卡有句俗語,一起抬才輕,一起吃才甜,我們倆一起吃,雞肉才會有味道。”為了避開眾人的眼睛,姑娘也會說:“岩龍呢岩龍,我們丁卡也有一句俗話,敞開來說才香甜,放開來做才利索,這裏人多嘴雜,幹脆我們抬到村子裏去吃,那裏又涼爽又安靜。”於是,兩個情人就端著雞肉,搬起凳子,走進那安靜的村子裏,相互傾吐著愛慕之情。
奇怪的見麵禮
吐唾沫問候的馬薩伊人部落
馬薩伊人部族互致問候的方式非常特別,那就是主人伸出手掌讓來者吐一口唾沫。尤其是到別人家裏作客時,見到女主人首先要在她的掌心上吐唾沫,否則就是對主人的不尊重。
用腦袋問候的奇特部落
居住在克納亞地區北部山區的部族人打招呼的方式更為新奇,大家互致問候時不是用手,也不用語言,而是用腦袋。如果一個人想向另一個人問候,他(她)必須乖乖地把腦袋低下來,另一個人則毫不客氣地連續拍打其腦袋表示還禮。這一地區還居住著一些遊牧部落,向他們打招呼時絕對忌諱說:“你好嗎?”而應該問:“你家的牲畜怎麼樣?”否則,他們會認為來者不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