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實現”了人類首次登月壯舉。自稱第一個踏上月表的阿姆斯特朗向全世界宣布:“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全球數以億計的人通過電視屏幕看到了這一激動人心的場麵。
但是在美國,“美國人是否登上月球”這一似乎已成定論的問題一直存在著爭論,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有愈演愈烈之勢。近年來,一位名叫比爾·凱因的美國人寫了一本《我們從未登上月球》的書。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他曾在一家專為阿波羅飛船提供發動機的公司工作多年。在書中他認為,諸多疑點說明了所謂“登月飛行”隻是一個空前的騙局。
疑點一:在沒有大氣折射的月球上看星星應該更加明亮清晰,可許多所謂“登月照片”的太空背景上卻看不到一顆星。
疑點二:登月飛船降落時,火箭發動機的巨大推力應在粉塵遍地的月球表麵留下明顯的痕跡,而在照片中卻看不到。
疑點三:在一些照片上,近景與遠景之間有一條不易察覺的線,使人聯想到電影特技中的“褪光描畫”法,即畫出遠景再運用光與影來遮掩。
一位天文愛好者也指出了其中的漏洞:月球引力小於地球,在地球上普通噴氣式飛機能吹起距機尾10米、雞蛋大小的石頭,在月球,恐怕足球大的石頭將吹飛,而登月艙竟未吹走著陸點的月塵,並使人類第一個腳印印在月麵上,真是天大的怪事。
他模擬登月後發現,登月艙落向月麵時仿佛地球上石頭投入水中,月塵飛向四周,並以較平直的拋物線在數百米外落下,原本平坦的月麵僅剩下巨大的石塊。登月艙很不容易才找到平整處著落,如果是幾十或上百米厚的月塵登月艙會一直陷下去,即使登月艙成功降落,也會落在它降落時形成的環形坑的中央,而不是登月照片那平坦的沙漠上。宇航員隻有從坑裏爬出,才能看見外麵的世界,但一身“包袱”笨拙的宇航員能否辦到還是個問題。宇航員們必須選擇一個堅硬的岩石表麵著陸,但是,如果這樣的話,腳印又從何而來呢?
如果登月飛行是假的話,那美國航天航空局用了什麼手段,來瞞住了全世界數十億人的耳目呢?凱因認為:載有宇航員的火箭確實發射了,但在脫離人們視線後,飛向了南極海域,在那裏將宇航員及指令艙彈出後墜毀,然後宇航員與指令艙被接上一架軍用飛機,最後投入太平洋,讓航空母艦撈回。這就完成了整個發射與還回全過程。至於登月場景、岩石標本完全可以在地質實驗室假冒。而飯碗、晉升、獎金及威脅又足以使知道內情的人緘默。
俄羅斯研究人員亞曆山大·戈爾多夫說,美國30多年前向全世界展示的所謂美國宇航人員在月球上拍攝的所有照片和電影紀錄片都是在好萊塢電影攝影棚中偽造出來的。戈爾多夫強調,他是經過對所有登月照片進行長期地認真地科學分析和認證之後做出這一結論的。他說他對登月照片的真實性提出質疑主要有如下6點理由:
1在所有登月照片和電影紀錄片中,找不到一張有美國宇航員在月球著陸的作品。
2在所有登月照片和電影紀錄片中,沒有一張能在照片或電影紀錄片的太空背景中見有星星。
3在月球上被“拍攝”物品留下影子的朝向是多種方向的,而太陽光照射物品所形成的陰影隻能是一個方向。
4電影紀錄片中那麵插在月球地麵上的美國星條旗在迎著強風飄揚顯然是偽造的。因為月球上不可能存在如同地球上的大氣環境。也就是說,月球上根本不可能有風把美國國旗吹得飄起來。
5更露馬腳的是,從電影紀錄片中看到宇航員在月球表麵行走猶如在地麵行走一樣。實際上月球上的重力要比地球上的重力小6倍,因而人在月球上每邁一步就相當於人在地麵上跨越了5至6米長的一步。
6登月儀器在“月球表麵”移動時,從登月儀器輪子底下彈出的小石塊的落地速度也同地球發生同一現象的速度一樣,而在月球上這種速度應該比在地球上快6倍。
戈爾多夫同時指出,他對30多年前美國宇航員“拍攝”的登月照片和電影紀錄片提出質疑,並不是完全否定當年美國宇航員登月的壯舉。他認為,美國宇航員當時是接近了月球表麵,但是由於技術原因未能踏上月球。由於當時美國急於向全世界表功,偽造了多幅登月照片和一部電影紀錄片蒙蔽和欺騙了世人幾十年。戈爾多夫說,美國著名工程師拉爾夫·勒內、英國科學家戴維·佩裏和馬裏·貝爾特都對他的這一質疑表示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