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尋找外星生命(1 / 1)

宇宙之大是人類永遠無法想像的,和這個廣袤的空間相比,世間一切都顯得那麼渺小。地球上的生命,難道真的就是宇宙中的惟一嗎?

如果考慮到生命存在所需要的基本條件,火星和木衛二存在生命的機會都非常小,外星生命可能在太陽係外。

科學家稱,除地球外,太陽係中任何一個星球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都不大,而在太陽係外找到生命的可能性更大。此前科學家認為太陽係中火星和木星衛星木衛二上可能存在某種形式的初級生命,但現在仍無所發現。

地球和其他星球存在大量多樣生命形式的關鍵是有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夠吸收並轉化光能,用轉化後的能量完成生命所需的生化任務。如果生物曾經在一個星球有過繁盛時期,光合作用將改變這個星球外層大氣成分,就像生命對地球大氣的改變一樣。而除地球外,太陽係內其他星球的大氣都沒有類似改變。

生活在星球表麵深層的初級生命可能通過化學反應而不是光合作用存活,而這種存活方式不會影響星球的大氣構成。但他同時指出,這種生存方式需要許多條件碰巧湊在一起,而這樣的機會並不是很多。

宇宙各處生命的物理極限是基本相同的。生命的定義應是:可以自我複製,有能夠通過自然選擇進化的機製,可能是碳基分子構成的。參照地球生命,宇宙中生命存在的溫度範圍應在零下50℃到零上150℃之間。

至少在10億年前,地球就向外太空發出過信號,證明這裏存在著生命。如果說其他星係存在生命的話,這些生命很有可能已經知道了地球的存在,並將其列為一個充滿生命的星球。

權威科學家指出,其他星係的外星人很有可能已經知道地球的存在。不同的化學物質可以發出不同的獨特信號,這些信號可以在光線中加以識別。

天文學家們知道,那些在其光線中包含強烈氧氣信號的星球具有生命存活的條件。其他暗示生命存在的獨特信號,還包括水、二氧化碳、臭氧、甲烷、一氧化二氮和葉綠素等。

目前對太陽係外的星球進行探測的方式是通過其對恒星的重力影響間接進行的。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大約100顆木星大小的其他星球。要對地球一般大小的星球的大氣進行測量就需要先進的技術,將其發出的光線與其周圍其他眾多星球發出的光線區分開來。

人類走向更遙遠的太空並不是夢,但如何組織探險隊呢?有人類學家認為,年輕夫婦最適合未來的宇宙探險。

科幻故事中的宇宙探險往往展示一群來自地球的勇敢戰士與外星人之間用高科技武器的搏殺。但美國佛羅裏達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指出,如果要完成赴其他星係的長途探險任務,探險隊員最好由年輕的夫婦組成。

佛羅裏達大學人類學家約翰·摩爾稱,旅途漫漫,宇宙探險耗時200年或更長的時間完全正常。如果以年輕夫婦為單位組織探險隊,不僅可以因正常的人類繁衍而不愁人力,而且可以減少人在枯燥無聊的旅行過程中精神失常的可能性,增加完成星際探險任務的機會。

摩爾稱,家庭是一種自然的組織形式。由於存在父母和子女以及子女間長幼的界限,“家庭可以合理分配工作,完成任何任務”。人類曆史上任何一次大規模殖民行動,總是以家庭,特別是以年輕夫婦組成的家庭為單位進行的。

按照摩爾的計劃,未來的宇宙探險隊應在150~180人之間。這個規模能夠保證太空船裏的成員人數在6~8代中保持基本穩定,而且避免近親通婚。宇宙探險隊應配有助產士和修理工,而且隊員的信仰和文化背景應基本相同。

當探險隊返回地球時,探險隊員可能被要求在地球以外的某處停留數年,了解在他們或他們的先輩離開地球以後,地球發生了什麼改變。到他們完全清楚地球的現狀後,再走下飛船回到地球的家。

目前有專家認為,人類到2080年就可能實施登陸火星的計劃。因此人類走向更遙遠的太空並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