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天文學家聲稱太陽係有第十顆行星,立時引來天文界的極大回響。事實上,太陽係擁有九大行星的概念在人類中可謂根深蒂固,如果有關發現最終證明屬實,人類對太陽係的認知將出現曆史上一次最重大的改變。
一切都要待地球的太空望遠鏡拍下真憑實據才能證實。如果得到證實,天文學家將可以憑此推出一些有關彗星如何形成、演化及撞擊地球的新理論來。
最初估計,這顆行星至少有木星般大。而有人認為,這顆星球的體積,極可能比現時人類已知的最大太陽係行星木星,還要大2~6倍,成為太陽係行星體積之最。其運行方向與地球相反。科學家觀測過13顆彗星的運行軌道後發現,它們會受到一個在太陽係邊緣、冥王星外的一個巨型物體的引力影響,而出現大幅度變化,從而推測那是一顆像地球一樣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引力所致。
這顆超巨型行星距太陽30000億裏(離太陽最遠的冥王星也隻距太陽37億裏),是地球離太陽距離的32000千倍。它的運行速度十分慢,每600萬年才會圍繞太陽一圈,而運行方向則與其他九大行星相反。此行星並非與太陽係同期誕生,而是來自其他星係。由於它接收到的太陽光十分少,因此很暗淡,隻及人類肉眼看到最暗恒星光度的千萬分之一。或許正是由於未有確實證據,這項研究起初並未受到重視,直至路易斯安那大學最近也公布了類似的研究結果才受到人們的廣泛注意。
路易斯安那大學的馬泰塞教授研究過82顆彗星的運行軌道後,也表示太陽係邊緣,可能有一顆不知名的行星正圍繞太陽運行,當中以褐矮星的機會最大。褐矮星是一種狀態接近恒星,但永遠不能收集足夠能量成為真正發光恒星的星體,其密度遠比土星的密度大。那顆不知名的恒星,仍然是一個困繞人類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