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層中的臭氧是地球生物的“保護傘”,能抵禦來自太陽的有害輻射,主要分布在距地麵20~30公裏的大氣中。臭氧的產生主要是依賴於紫外線的照射。具體的過程是,在赤道地區平流層的高層,由波長小於242納米的太陽紫外線擊碎氧分子,使之分裂成兩個氧原子,每個氧原子再和另一個氧分子結合,形成了由三個氧原子構成的臭氧。
近年來,隨著人類大量消耗臭氧層物質,導致大氣層中臭氧含量逐年減少。據中科院臭氧研究專家介紹,太陽風暴攜帶的大量紫外線,大部分在高空被吸收了,實際到達臭氧層的紫外線強度並沒有明顯的增加,如果帶電粒子流能量太強的話則有可能到達臭氧層,從而對臭氧層造成破壞。但一般而言,太陽風暴不會對臭氧層造成太大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