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是太陽係中第二小的行星,是最靠近太陽的行星,距太陽隻有5800萬公裏。為了對這顆星球進行更多地研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將在2004年向水星發射一個探測器。
美國曾在1974年和1975年分3次向水星發射“水手10號”太空船。“水手10號”掠過水星,但僅對半個水星球體進行了探測。水星探測器被稱作“使者號”,它將從2009年4月開始繞水星運行一年。
這次行動將耗資256億美元。“使者號”探測器將攜帶7種科學儀器,其中包括一架照相機,一台磁力計,用於考察水星磁場的大小和方向;還有一台激光高度計,用於測量海拔高度。“使者號”探測器將首次拍攝水星的全貌,它還將收集有關情報,以便人類更好地了解繞太陽運行一周隻需88天的水星外殼和核心的組成及其地理結構。
水星探測行動的主要科學家肖恩·所羅門說:“通過這次機會,我們有可能在水星上完成對太陽係內的詳細探測。而我們現在對水星表麵的探測還沒有完成一半。我們對火星和金星已經進行了許多次激動人心的探測行動,並發現了有關太陽係內星體變化過程的新理論。而多年來,水星一直是個未解之謎,許多重要的謎底有待解開。水星可以說是百連環中的最後一環。”
根據“水手10號”拍攝回來的照片,科學家認為,水星是太陽係中密度最大的星體,它主要由金屬鐵組成。照片還表明,水星是一個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它的表麵與月球類似,布滿直徑為幾公裏的隕星坑。
研究人員希望通過研究發現為什麼水星是太陽係中惟一一顆整個球體都遍布磁場的星體。更奇怪的是,盡管水星表麵的溫度高達攝氏400多度,而水星極地的隕星坑裏有看起來像是冰的物質。
一旦進入軌道,開始繞水星運行後,“使者號”將經受高溫的考驗,因為水星上的太陽光比地球上的太陽光強約11倍。為此,“使者號”上的設備都安裝了隔熱屏,隔熱屏所使用的材料和太空船船體隔熱層的材料相同。
科學家傑伊·博哥斯特爾說:“‘使者號’探測行動是我們嚐試的最複雜、最具挑戰性的‘發現者規劃’係列探測行動之一。我們的目標是以相對較低的耗資,完成繞這顆星體運行一年的計劃。”
所謂“發現者規劃”,是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已經和將要實施的一係列耗資在3億美元以下的探測行動。1997年“火星探路者號”在火星成功登陸代表著這一規劃開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