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體育由來之“謎”(2 / 3)

水球運動是7人製(鋒3人,衛3人,守門員1人),運動員在20米寬、30米長的深水池裏展開對攻。

橄欖球運動的由來

橄欖球作為球類運動之一,盛行於英、美、澳、日等國家。比賽形式分兩隊,每隊11人,球既可以足踢、手傳,也可以抱球奔跑。

100多年前,有個英國小學足球隊的運動員在參加比賽時,由於入球心切,不顧比賽規則,抓起足球用勁扔進了對方的大門。從此以後,這項新的體育運動便應運而生。

由於這個小運動員是在一所名叫橄欖的小學裏讀書,加之球狀似橄欖,所以人們就把這項新的體育運動叫做“橄欖球”。

棒球運動的由來

棒球是由阿布那·德布爾迪於1839年在紐約的庫拍斯鎮發明的。1841年時,棒球在美國就已經開展得很普及。1841年“紐約人棒球俱樂部”——曆史上第一個棒球組織在紐約成立。最早的棒球規則是“紐約人棒球俱樂部”於1845年著手製定的。棒球比賽記錄由亨利·切德克發明;扇形球場地是亞曆山大·卡特賴在1846年設計的,幾經修改,一直沿用至今;棒球比賽服裝式樣是“紐約人棒球俱樂部”設計的,包括白上衣、藍長褲、藍白兩色的腰帶和白色的帽子。1852年“愚人隊”與“紐約人隊”在紐約的紅屋廣場上比賽,首次使用正式的“比賽記錄表”,“紐約人隊”首次穿棒球比賽服。

早期的棒球比賽規定:以先得21分的一隊為勝隊。到1825年才改為比賽9局,以積分較多的一隊為勝隊,並一直沿用至今。如果比賽打滿9局而分不出勝負,比賽就延長下去,直到在相等局數中兩隊積分分出勝負為止。首次在晚間舉行的棒球比賽,是美國棒球甲級隊聯賽的兩個球隊——辛辛那提的“紅隊”與費城的“菲力兄弟隊”,它是於1935年5月24日在辛辛那提的克羅斯萊球場上舉行,觀眾的人數達兩萬餘人。當時的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為這次史無前例的盛典按動了電鈕。

網球運動的由來

早在13世紀~14世紀,網球運動在英國、法國的宮廷中就十分盛行。網球在當時是地地道道的貴族遊戲,所以當時又稱為皇家網球。到18世紀資產階級興起後,網球運動才衝出宮閘,逐漸流入市民階層和資產階級手中。由於它不像足球、籃球、排球那樣普及,因此人們了解得比較膚淺。到19世紀,網球運動在歐美盛行起來。19世紀70年代,現代草地網球正式出現。

從現在掌握的材料看,網球運動起源於法國。網球發展初期沒有網,也沒有打球的拍子。14世紀在法國貴族宮廷中有一種叫“掌球戲”的遊戲。活動時兩人戴上手套,中間隔一條繩子,雙方用手掌擊球,將球打來打去。當時的球外麵是用布包住,裏麵塞滿頭發。裹球的布以埃及坦尼斯鎮所產的布最為著名,英文網球Tennis大概由此而得名。

到16世紀,開始出現用羊皮紙製造的球拍,但這種球拍不經用。17世紀,英國人將繩改為網,球拍中間也穿上了有彈性的弦線,這就是今天網球運動所用的器材。

田徑運動的由來

馬拉鬆賽跑的由來

“馬拉鬆賽跑”是田徑運動中超長距離賽跑項目,全程42195公裏。它的由來是這樣的:馬拉鬆,是希臘首都雅典東麵一個小鎮的名稱。公元前490年,波斯人入侵希臘,並一直推進到雅典附近。希臘軍隊在統帥米勒狄的指揮下,利用馬拉鬆鎮的有利地形,與入侵者進行了一場激戰。最後波斯軍隊被迫從馬拉鬆鎮潰退。一個名叫斐迪比斯的傳令兵被派回去報捷,這位士兵從馬拉鬆鎮一口氣跑到雅典,高喊:“我們勝利了”,便因疲勞過度倒地身亡。為了紀念這一曆史事跡,1896年在第一屆奧運會上舉行了從馬拉鬆到雅典的賽跑,定名為“馬拉鬆賽跑”,並列為奧運會的比賽項目。

接力賽跑的由來

接力賽跑是田徑運動徑賽項目之一。接力賽跑源於非洲,非洲土著伐木人是接力跑的發明者。那時,他們用速度比賽的接力方式,飛快地將叢林中的木材源源運出山地。由此可見,最初的接力跑,運動員就是伐木人,木材就是接力棒,叢林就是運動場。此後,接力跑才逐步演變為競技場上的一個競賽項目。

1883年11月17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巴克雷試辦了世界上最早的接力賽。1912年,男子4×100米接力跑(即4人接棒,每人跑100米)被第5屆奧運會列為了正式比賽項目。

障礙跑的由來

障礙跑是長跑與跨越障礙相結合的運動項目。障礙跑作為田徑項目,始於英國,它和越野跑可算是一對“孿生兄弟”。越野跑是由兒童遊戲脫胎而來的。有人設想把越野跑搬到運動場上來,於是,運動場上出現了籬笆、柵欄、水坑等人工障礙物。1837年,在英國樂格比高等學校裏,首創了一種叫做“障礙跑”的比賽項目。從此,這項活動在英國普遍開展起來,隨後又相繼傳到其他國家,這才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女子沒有此項比賽)。

跨欄跑的由來

據某些史料記載,這項運動起源於英國。17世紀~18世紀時,英國一些地區畜牧業相當發達,牧民經常跨越畜欄,追趕牲畜。節日裏,一些年輕牧民還常常舉行跳越羊圈的遊戲,他們把柵欄搬到平地上,設若幹個高矮和羊圈相仿的障礙,看誰能越過柵欄跑在前頭。這就逐漸形成今天的跨欄賽。隻是當時柵欄的高度、欄間的距離、欄的式樣和跑程等等,都沒有什麼規定。到18世紀末,這項活動才正式成為體育運動項目。當時人們把它叫做障礙跑,是男子運動項目,采用的障礙物是一般的柵欄,後來出現了埋在地上的木欄架,以後又改為像鋸木材用的支架。但跨越這種障礙物,不但容易發生傷害事故,而且也妨礙跨欄跑技術的提高。

19世紀初,出現了可移動的“⊥”形欄架,它促進了跨欄技術的發展。1935年,比賽中又出現了“L”形欄架。這種欄架底部加重,欄板隻要受36千克~4千克的衝撞力量,就會向前翻倒,欄架的這種結構較為合理,因此一直沿用至今。

競走的由來

競走起源於英國。1867年英國舉行了第一次競走錦標賽。到了19世紀90年代,這項運動在德國盛行起來。1893年舉行的維也納到柏林的競走比賽,全程長達578公裏。

1908年奧運會正式將競走列為比賽項目。1961年起,每年都舉行“盧迦諾杯”競走比賽,以後發展成為世界杯賽,男選手爭奪“盧迦諾杯”,女選手角逐“愛斯堡恩”杯。

背越式跳高的由來

美國跳高運動員理查德·福斯伯裏在墨西哥舉行的奧運會的最後一天,以224米的成績為美國隊奪得金牌。從此以後,“背越式跳高”便風靡國際田壇。

由福斯伯裏“發明”的背越式跳高,頗有喜劇色彩。福斯伯裏11歲那年,在家鄉讀小學時,每周四節的體育課,都有不少跳高練習。體育老師率領學生吹哨子列隊,孩子們一字兒排列,一個個排隊越過橫杆。事也湊巧,當體育老師點名叫福斯伯裏跳時,因為他思想不集中,忙中出錯,他匆匆奔向橫杆。結果他是麵向老師,背向杆,他一急之下,急中生智,索性順勢就地騰起,奇跡般地躍過了橫杆,並倒在沙坑裏,全場師生哄堂大笑。這位體育老師是豁達大度者,慧眼識才,不僅沒有責備福斯伯裏,反而馬上為他丈量橫杆高度——115米。在體育老師的精心培養下,一顆體育明星冉冉升起了。16歲那年,福斯伯裏便以獨特的“背越式”躍過了160米。在1968年的墨西哥奧運會上,他一舉成名,成為萬眾矚目的“世界飛人”。背越式跳高,後來很快被各國的男女跳高選手競相采用。

衝浪運動的由來

衝浪運動早在19世紀70年代末即在夏威夷群島出現。1878年,一位名叫科克的美國輪船船長在其輪船駛近夏威夷港時,發現4個印第安人騎在一個約5米長的樹幹上,海浪一會兒把樹幹提到峰頂,眨眼之後又將它掉入浪穀。科克起初以為他們是落難者,後來一問才知道,他們是在衝浪玩。科克發現這種衝浪遊戲幾十年後,衝浪運動才在獲1912年奧運會遊泳冠軍的美國夏威夷人哈哈摩庫的熱心提倡下,在加利福尼亞推廣開來,現流行於北美、秘魯、夏威夷、南非和澳大利亞,並且已經有了世界錦標賽。

帆板運動的由來

本世紀60年代後期,美國一位名叫吉姆·捷克的電腦技術師,受帆船和衝浪板的啟示,駕駛一塊形態奇異的光禿禿的木板,出現在加利福尼亞的海域。3小時後,他安然返回岸邊,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現的帆板。吉姆的成功,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由於其用材簡單,場地簡便,兼有很高鍛煉和娛樂價值,這項運動很快便風行世界。1980年,帆板運動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萬人參加這項運動。

現在的帆板,是人站在形似“墨魚骨”的玻璃鋼板帆上,通過操縱帆杆,借助自然風力滑行前進的水上運動。1974年,舉行了首屆世界帆板錦標賽,以後每年舉行一次。比賽設三角繞標、長距離、障礙滑、自由滑4個項目,各分男女兩組進行,其中三角繞標賽男子組按體重分4個級別,但奧運會規定隻進行三角繞標賽,且不分男女、不分級別。1987年在我國第6屆全運會的帆板比賽中也隻進行了三角繞標項目,但設男、女兩塊金牌。

滑水運動的由來

滑水運動亦稱水撬運動,是運動員腳穿水撬或赤腳由機動船牽引在水麵上滑行,並做旋轉、跳躍等動作的水上運動。滑水運動的起源說法不同:

一種說法源於法國。1921年,在法國阿納西,一名滑雪者看見有人駕著一葉扁舟在水麵漂浮。這一平常的現象忽然觸動了他的靈感——是否可以用滑雪板在水麵上滑行呢?他努力說服了一條拖駁的主人在裏昂湖上用拖駁拖他。在跌許多跤之後,他終於掌握了用滑雪板在水上滑行的本領,從而創造了滑水運動。當年,經挪威人皮特遜倡議,法國夏納組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滑水運動小組。因為滑雪板不太適用於水中,他們另行製造出一種3米長、20厘米寬的板子。經過不斷改進,滑水板越來越趨於完善和合理。

第二種說法源於英國。據說,20世紀初,在一次歐洲速降滑雪比賽中,一名英國滑雪運動員因控製不住偶然從一條冰雪融化的河穀上一掠而過。此事啟發了這位勇敢的英國人,並創造了滑水運動。水撬之名即源於此。1949年,首屆世界滑水比賽在法國茹安列賓海舉行。1981年,滑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