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體育由來之“謎”(3 / 3)

空手道的由來

空手道是日本的一派拳術,形成的時間相當於中國明清年間,由於深受中國武術的影響,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被人們稱為“唐手氣”,日本昭和初年易名為“空手道”。它和柔道一起,並稱為日本的“國術”,且已風行世界。

空手道起源於琉球群島一帶。相傳明清年間,一些官員、拳師相繼去琉球,將當時各派武術傳入該地區。加上當時琉球的統治者愛好武術,提倡人們學習,使當時的琉球民風尚武,武館林立。許多琉球著名拳師還揚帆過海尋師深造。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琉球拳師們吸取中國武術的精華和博采其他眾武術之優長,加以提煉和創新,創立了空手道。

體育製度的由來

“蟬聯”的由來

在某個體育比賽項目中如連續名列榜首,即被稱為“蟬聯冠軍”。何以稱“蟬聯”?

溯其源,“蟬聯”是借助於一種昆蟲的特殊生理功能,給人以聯想,即要連續奪取勝利。“蟬聯”是蟬演化而成的體育術語,蟬的俗稱叫“知了”,雄的用腹部的發音器來發出聲音,兒童們常常捉拿蟬來嬉戲,蟬的幼蟲棲息在土裏,它吃的東西是依靠針狀口器刺進樹枝裏,吸取汁液來維持生命。當由幼蟲變成蟲時,便脫掉蟬殼,軀體在原來基礎上得以延伸,故稱為“蟬聯”。

所以,在體育比賽項目中,隻要是連續奪得桂冠,就有“蟬聯”的叫法。

賽跑向左轉圈的由來

在田徑比賽項目中,賽跑運動員都是向左轉圈,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因為人的心髒在左側,所以重心易偏左;另外,人跳躍等動作的起跳腳多是左腳,這是因為重心偏向左腳,所以,向左轉圈容易跑。

有的外國學者解釋:人類的腳,其左右各有它的作用,左腳分擔支持作用(支撐重心),右腳分擔運動作用(掌握方向和速度)。因重心偏左,所以用右腳蹬地麵來增加速度和掌握方向,由此得出左轉圈順利的結論。

1913年,國際田徑聯盟成立之際,把賽跑的方向統一定為“以左手為內側”,即左轉圈,並列入田徑規則,沿用至今。

圍棋九段製的由來

圍棋“九段製”是怎麼來的呢?中國古代品評人物有九個等級。《漢書·古今人物表》把古今人物分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三國魏司空陳群始定九品之製,在郡縣設中正評定人才高下,分為九等,即“九品官人之法”。古代官職也分九個等級,周代官有九等之命,從魏晉開始,又立九品之製,從一品至九品,定官吏的大小高低,曆代王朝沿習不廢。古代品評書畫藝術分神品、妙品和能品,其源出南朝梁庾肩吾《書品》的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中、下,共分九例),稱為“三品九等”或“三等九品”。曆代書畫評論家多承此說。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畫錄》則援李嗣真《書後品》在上、中、下三等九品之上立逸品例,用指超脫絕俗的藝術品。這與現代圍棋九段之上的“十段”、“超一流”十分類似。

在中國古代,圍棋棋手的等級稱為“棋品”。因受人品、官品、書品的“九品製”影響,故棋品也設“九品製”。晉代範汪撰有《棋九品序錄》,南北朝王抗、褚思莊、柳惲都著有《棋品》,柳惲還將當時棋藝登格者共278人,第其優劣,分級排定。“九品”名稱,最早見於北宋張擬的《棋經·品格篇》:“夫圍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體,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鬥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明清兩代“圍棋等級分為國手、二手、三手、四手,國手有大家、名家之分,其餘各手又分先後,也近似於九等。

近代學者黃俊在他所著的《弈人傳·例言》中說:“六朝品棋,褚思莊品於宋,王抗品於齊,柳惲品於梁,張擬著經,分為九品。明清以來,有國手、二手、三手、四手之分,每手又分先後,略近九等。日本效之,稱為九段。”

天元稱號的由來

在圍棋中“天元”是指圍棋盤上正中央的“星”位。所謂“天元”象征著由眾星拱托的“北極星”,又可象征群星競耀中最光彩奪目的第一明星。

在中國古籍中,“天元”一詞早被引用。《史記·曆書》:“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順承厥意。”這裏,“天元”被理解為上天的意旨。《後漢書·陳忠傳》:“臣願明主嚴天元之尊。”這裏,“天元”被理解為帝王的基業。《魏書·管轄傳》:“夫入神者,當步天元,推陰陽,探玄虛,入幽微。”這裏,“天元”被理解為:凡超神入化的人物,要了解萬物的本源和開始。

由於“天元”一詞具有如此廣大高深的寓意,後來的帝王也就樂得將它作為名位稱號,例如北朝周宣帝便自稱為“天元皇帝”。日本圓融天皇也將年號定為“天元”,以示權威顯赫無比。演變至後來,“天元”也用來指某一領域的“王者”。在日本,“天元”也是重大比賽的頭銜之一。

奧運會的由來

奧運會的由來

奧林匹克運動會始源於古希臘的競技會。第一次古代奧運會是公元前776年,在希臘奧林匹亞舉行,以後每隔4年舉行一次。公元394年被羅馬皇帝禁止。

1875年~1881年,德國庫蒂烏斯等人在奧林匹亞遺址找到了大量出土文物,引起了全世界的興趣。為此,法國的顧拜旦認為,恢複古希臘奧運會的傳統,對促進國際體育運動的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在他的倡導與積極奔走下,1894年6月,在巴黎舉行首次國際體育大會,並正式成立了國際奧委會。第一屆現代奧運會於1896年在雅典舉行,以後每4年召開一次。其中3屆因世界大戰被中斷,但屆數仍按順序計算。

奧運會五環旗的由來

五隻相套接的彩色圓環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最顯著的標誌,象征五大洲運動員的友誼和團結。依據傳統的說法,五環標誌及其顏色是現代奧運會創始人皮埃爾·顧拜旦男爵於1913年精心設計和選定的,以後才作為國際奧林匹克的會旗和會徽的主要標誌。

1914年7月,這旗幟首次出現在巴黎慶祝奧運會成立20周年的大會上。1920年,比利時奧委會把一麵繡有五環的綢緞會旗贈送給國際奧運會,在安特衛普奧運會的開幕式上升起來。在一般情況下,每屆奧運會開幕時,上屆奧運會城市代表將這麵旗移交給該屆奧運會城市市長。

然而,新近挖掘出土的一塊古希臘的大理石上發現了與上述標誌完全一樣造型的圖案。據史料記載,它是迪奧腓古代祭祀盛典中的一項活動。古代奧運會則是從中逐漸演變形成的。由此可見,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五個彩環相套的標誌並非現代人的首創,而是古希臘時代的產物。

奧運會會徽的由來

奧運會的會徽就是五個相套的、不同顏色的圓環。

對奧運會五個圓環的含義,曾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解釋,認為每一個環的顏色代表一個大洲。1979年6月國際奧委會出版的《奧林匹克雜誌》第140期指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根據《奧林匹克憲章》,五環的含義是象征五大洲的團結以及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相見。

每屆奧運會都有不同的會徽,但所有會徽都帶有五環圖案,然後再襯之以反映東道國特點或民族風俗的圖案。如第17屆奧運會於1960年在意大利羅馬舉行時,就以羅馬的城徽作為會徽,即一隻母狼哺育兩個嬰兒的圖案。又如19屆奧運會1968年在墨西哥城舉行,選擇了墨西哥城最著名的出土文物——24噸的曆石作為會徽。日本設計的第18屆奧運會會徽是以本國國旗為圖案的。前蘇聯為第22屆奧運會設計的會徽,是以運動場跑道繞成的克裏姆林宮建築造型。

奧運會之火的由來

在奧運會上,最熱烈、最令人激動不已的場麵,當首推開幕式上的火炬接力及點燃聖火台上火焰的儀式,多少人為能有幸在現場目睹這一壯觀場麵,被視為終生最大的榮耀。

奧運會的火炬儀式已有2700多年的曆史,而火炬接力儀式則始於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11屆奧運會上。

現代奧運會的發源地——奧林匹亞,位於希臘首都雅典以西約350公裏的伯羅奔尼撒半島上。這裏樹木蒼翠,鳥語花香,山水秀麗,風景幽雅,至今仍流傳著許多動人心魄的神話故事。相傳古希臘的奧林波斯山是眾神的棲息之地,人們為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每隔四年,就要祭祀眾神,並且在祭祀前還要進行短跑競賽。參賽運動員中,誰先跑到祭司前接過火把,將火神普羅米修斯前聖壇上的聖火點燃,他就是勝利者,被人們視為英雄而受到尊敬。以後,短跑競賽逐漸演變為體育競技大會,成了祭祀活動中規模最大、最吸引人的一項活動。而點燃聖火的儀式也就一直伴隨著體育競技大會而延續下來,成了奧運會開幕式上一項必不可少的儀式。

奧運會期間火炬不滅的由來

在第24屆漢城奧運會上,整個16天比賽期間,體育場聖火台上的火炬一直在默默地燃燒不停。那麼,為什麼整個比賽期間火炬不能熄滅呢?

1920年,第7屆奧運會在比利時的安特衛普舉行。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協約國將士,經組委會討論通過,在會場中點燃焰火,以象征和平。當絢麗的焰火燃起時,場麵極為壯觀莊嚴。為了發揚奧林匹克的精神,傳播友誼與和平,1928年奧委會通過決議,正式規定在開幕式上要舉行隆重的儀式,點燃聖火台上的火炬,以火炬燃燒與熄滅象征開幕與閉幕。同年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市舉行的第9屆奧運會上即執行了這一決議。當時按照古代奧運會的傳統,在希臘奧林匹克山上用凸透鏡點燃聖火炬,途經希臘、南斯拉夫、奧地利、德國而進入荷蘭,最後在開幕式上按規定的時間進入阿姆斯特丹的會場,點燃了聖火塔上的火焰。在第11屆德國柏林奧運會時,正式用人進行接力傳遞的方式來迎送火炬,人們認為運動員用接力跑的方式來迎送火炬,有利於擴大奧運會的影響,傳播奧林匹克的精神,以後的奧運會一直沿用此法。

特殊奧運會的由來

特殊奧運會即世界弱智人運動會,發起人是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妹妹和妹夫。他倆同是波士頓財團的主要成員。在別人眼裏,他們是最顯赫、最幸福的夫婦,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孩子竟是弱智的低能兒。

可能是出於愛屋及烏的原因,肯尼迪和丈夫依靠波士頓財團的堅強實力,發起了舉辦世界弱智兒童運動會的倡議。這個倡議很快得到世界各國的響應。他們決定在美國舉辦第一屆運動會,並把比賽擴大到全部弱智人的範圍。國際奧委會對此十分讚賞並給予了熱情的支持,稱第一屆世界弱智人運動會為特殊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