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天,神秘的月球總是吸引著人類,從我國古代的民間故事“嫦娥奔月”,到法國科學幻想小說“炮彈登月”,無不透出人類向往月球的美好願望。這一願望終於實現了——1969年7月20日,人類經過長途跋涉,終於登上了那片神奇的土地。
今天,科學家們正準備重返月球,在那裏建設一座永久性的“月球基地”,開展各項科研活動,把月球開發為人類的“第二個故鄉”。當然,在此之前,科學家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衣食住行無所不包。作為月球上的交通工具,自然包括在“行”之中。
自從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第一次將人類帶到了遙遠、神秘而荒涼的月球上以後,“阿波羅”12號、13號、14號、15號、16號和17號宇宙飛船又相繼作了月球飛行。
值得一提的是,以後幾次月球飛行中,宇航員們帶了許多儀器和工具到月球上去,月球車便是其中之一。
1971年初,“阿波羅”14號宇宙飛船載著3名宇航員又開始了月球之旅,但是飛行開始不久就出了故障——指令艙和登月艙對接不上!在故障終於排除了以後,他們便安全地在月球著陸了。他們在月球上架起了新的科學儀器,進行各種實驗;他們還帶去了一輛在月球上使用的手推車,將收集到的大量岩石和月麵塵土放在車上拉著走;他們作了將近3千米的長途步行,其中的1名宇航員還拿出1個高爾夫球,用挖掘工具的柄打它,球一下子飛出很遠很遠……
幾個月以後,“阿波羅”15號宇宙飛船又作了一次飛行,他們這次帶去了一輛機動車去探索月球。這輛取名為“月球漫遊者”的月球車大約有3米長;是由電力驅動的,由蓄電池組供電;月球車的輪子與眾不同,它的每個輪子都有單獨的馬達;月球車上還裝有各種名目繁多的科學儀器,如能發回地球信號的碟形天線和彩色攝像機等,車子上還可裝好幾噸月球岩石呢!
月球車是折疊著拴在登月艙的外麵,當宇航員登上月球的時候,他們拉一下繩索,車子就自動打開,慢慢地掉到月麵上。
“阿波羅”15號上的2名宇航員在月球上呆了3天,他們每天駕駛著月球車到不同的地方去進行探測;他們使用車上的科學儀器做了很多科學試驗;他們還經常走下月球車,搜集岩石,裝在車裏,再運回到登月艙。第二天,他們在挖掘時還發現了一種岩石,這是一種原先埋在月球深處的“結晶石”,這使宇航員們非常興奮,月球車的功勞真不小啊。
1972年3月,3名宇航員又乘坐“阿波羅”16號宇宙飛船出發了。他們登上月球以後,像“阿波羅”15號宇宙飛船上的宇航員一樣,駕著月球車四處漫遊,收集岩石,進行科學實驗。
1972年12月,“阿波羅”17號宇宙飛船作了最後一次月球飛行。2名宇航員在月球上建立了一個實驗室,這個實驗室有核動力和電子儀器,用來收集有關月球的資料,並把資料送回地球。宇航員們還是駕駛著月球車在月球上探索。有一次,他們開出了16千米,這可是在月球上最長的一次驅車旅行。在完成了他們的使命以後,“阿波羅”17號勝利返回了地球。
“阿波羅”登月飛行到此便全部結束了,可月球車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此期間,前蘇聯也相繼發射了“月球”16號、17號無人探測器。在“月球”17號上帶有一個奇怪的科學裝置,名叫“月球車”1號。這個裝置有8個輪子,能夠自動地在月球上行駛,做試驗,收集岩石,並能自動執行太空中心下達的命令。從1970年11月17日開始,“月球車”1號進行了為期10個月的科學考察,直到1971年10月4日能源耗盡才停止工作,這期間它行程達10540米,考察了8萬平方米的月麵,拍攝了2萬多張照片。“月球車”1號真是非常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