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渡鳥於1681年滅絕。
渡渡鳥是一種不會飛的鳥,僅產於非洲的島國毛裏求斯。肥大的體型總是使它步履蹣跚,加上一張大大的嘴巴,使它的樣子顯得有些醜陋。幸好島上沒有它的天敵,因此,它安逸地在樹林中建窩孵卵,繁殖後代。
16世紀後期,帶著來複槍和獵犬的歐洲人來到了毛裏求斯。不會飛又跑不快的渡渡鳥厄運降臨了。歐洲人來到島上後,渡渡鳥就成了他們主要的食物來源。從這以後,槍打狗咬,鳥飛蛋打,大量的渡渡鳥被捕殺。就連幼鳥和蛋也不能幸免。開始時,歐洲人每天可以捕殺到幾千隻到上萬隻渡渡鳥,可是由於過度的捕殺,很快他們每天捕殺的數量越來越少,有時每天隻能打到幾隻了。
1681年,最後一隻渡渡鳥被殘忍地殺害了,從此,地球上再也見不到渡渡鳥了,除非是在博物館的標本室和畫家的圖畫中。
奇怪的是,渡渡鳥滅絕後,與渡渡鳥一樣是毛裏求斯特產的一種珍貴的樹木——大顱欖樹也漸漸稀少,似乎患上了不孕症。本來渡渡鳥是喜歡在大顱欖樹的林中生活,在渡渡鳥經過的地方,大顱欖樹總是繁茂,幼苗茁壯。到了20世紀80年代,毛裏求斯隻剩下13株大顱欖樹,這種名貴的樹眼看也要從地球上消失了。
大顱欖樹的狀況使科學家們深感焦慮,搶救大顱欖樹成了一個緊張的課題。科學家們通過種種實驗與推想分析,可是幾年過去了,沒有任何進展。1981年,美國生態學家坦普爾也來到毛裏求斯研究這種樹木,這一年正好是渡渡鳥滅絕300周年。坦普爾細心地測定了大顱欖樹的年輪後發現,它的樹齡正好是300年,就是說,渡渡鳥滅絕之日也正是大顱欖樹絕育之時。
坦普爾通過細致地研究發現,在渡渡鳥的遺駭中有幾顆大顱欖樹的果實,原來渡渡鳥喜歡吃這種樹木的果實。最後坦普爾推斷出,大顱欖樹的果實被渡渡鳥吃下去後,果實被消化掉了,種子外邊的硬殼也被消化掉,這樣種子排出體外才能夠發芽。最後科學家讓吐綬雞來吃下大顱欖樹的果實,以取代渡渡鳥,從此,這種樹木終於絕處逢生。渡渡鳥與大顱欖樹相依為命,鳥以果實為食,樹以鳥來生根發芽,它們一損俱損,一榮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