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身上之水自然來(2 / 3)

在水中含有過多的礦物質,人體不一定都能吸收,而且有的礦物質還會給人體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如果這些礦物質長期積聚在人體內,會直接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礦泉水作為一種飲料,每個人每天隻能攝入500毫升,如果過量攝入,它含的氟化物對人體是相當不利的,甚而會產生嚴重的後果。因此礦泉水再好,也隻能作為飲料食用,而純淨水就不同了,它不僅不會帶來人體因為吸收過多礦物質所造成的負麵影響,反而還能夠有助於排泄人體內的多餘毒素。當然,飲用純淨水也不宜連續長期飲用,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生命是在含有一定礦物質的水環境中起源、進化和生存,並發展到現在的。在人類400萬年的進化史中,喝的是水“溶液”而不是純的隻含H2O的水“溶劑”。這一點說明,不含礦物質的水對於生命是沒有益處的。

其二,喝不含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從而失去了積極的生物活性功能的純淨水,就等於喝完全沒有功能的“死水”。長期飲用這種“死水”,會引起四肢的無力、精神的不振等一係列的亞健康問題,尤其對於胎兒的發育和兒童的成長更是不利。

其三,純淨水的pH值是呈弱酸性的,在5~7之間。長期飲用酸性的水,會嚴重地破壞人體正常的酸堿平衡關係,導致人體酸性化。美國醫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雷翁早就提出: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

其四,純淨水具有很強的溶解能力,大量飲用後會使將體內原有的微量元素和營養物質迅速地溶解在其中,並排出體外,使人體內的營養物質失去平衡,從而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的後果。

其五,美國、西歐、日本等發達國家都不把純淨水納入飲用水範疇,更未見到任何一個發達國家出台飲用純淨水的國家標準。中國消費者協會也曾正式發布消費警示,青少年兒童和老年人不宜長期喝純淨水。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麵性。與礦泉水相比,雖然純淨水去除掉了有害物質,但與此同時也去除掉了水中的營養物質,因此,飲用純淨水對人體健康並沒有多大的好處。從淨化的角度而言,純淨水比自來水、礦泉水都幹淨,但如果把它作為一種長期飲用水的話,對人體是沒有好處的。過濾純淨水的逆滲透膜雖然去除了水中的細菌雜質,但也把水中的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過濾掉了,長期飲用會導致人體的微量元素缺乏,甚至於引起少年兒童發育不良,引起老年人的各種微量元素缺乏症。因此,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純淨水太純了,而沒有任何的營養可言。

有關純淨水的水質問題,國家早已頒布了相關的標準,但是對於其利弊的看法,多年來營養學家、醫學家、社會學家、水處理專家、生命學家、經濟學家,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這仍然是一個值得人們長期研究、論證與討論的問題。然而,飲用純淨水之爭並不是純學術問題之爭,它更關係到數億人身體健康的頭等大事,應當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多數專家的一致意見認為:飲水的水質不宜太純,水中的有害物質應該要去除掉,但其中對人體有益的元素應該保留,並應含有適量的礦物質。

既然喝不喝純淨水存在諸多的爭議,那為何又會生產純淨水這種東西呢?這就要從環境的汙染問題說起。目前,人類已知的有機化合物為7003種,平均每年新增合成有機物6000種之多,而且呈逐年快速增長的態勢。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現已有96000種有機物通過不同途徑進入到人類的周圍環境,其中水環境是最主要的進入途徑之一。如今,全世界在水中已檢出2221種有機物,美國自來水中就含有767種,而在767種中的有機物中,就有109種是三致物質,即會致癌、致突變與致畸變。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對自來水中109種物質進行了分類,確認的致癌物20種,可疑致癌物24種,助癌物和促癌物18種,致突變物47種。在中國十多年前,上海市的“飲水與健康”協作組在黃浦江水中,發現了700種有機物,同期在第二鬆花江吉林段中檢出有機化合物達364種。在水中有機物常常以混合方式進入人體,這些種類繁多的有機汙染物的致突變性和致癌性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研究人員通過水中混合有機物的致突變性來評價水中有機汙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結果表明,自來水的致突變性比源頭水更強。即使在發達國家,也隻開始控製了城市和大工業區的點汙染。而大麵積的汙染,如農藥汙染仍然是未得到有效控製的水汙染的重要方麵。由於用水量的不斷增長,天然水在數量上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日常需要。天然水對於排放的汙水幾乎沒有稀釋能力,很多河流幾乎都成了排汙渠道,上海黃浦江在冬季枯水期有三分之一的水幾乎都為汙水。傳統的汙水處理工藝對汙水中的合成有機物無法有效去除。因此,對於天然水質的汙染,相當長的時期內隻能是有所控製,但不能有效消除。水中存在諸多的威脅人類健康的有機物正是導致純淨水出現的真正原因。

在純淨水的生產中,人們能夠去除掉幾乎所有的有機和無機合成物,但同時也去除掉了所有的微量元素與礦物質。喝自來水還是喝純淨水,就像是吃蘋果是削皮還是不削皮一樣的道理。果皮中維生素含量高,但農藥殘留量也過高,你是寧可損失這些維生素也不吃對人體有害的農藥呢?還是為了獲得果皮中的維生素而把皮上殘留的農藥也一齊吃進去呢?這就成為了一個兩難選擇。

當然純淨水還是有一定的好處,它的純度很高,是處於“饑餓”狀態的水,它是晶瑩清澈,不含汙染物,沒有細菌和病毒,去除了致癌物、無機礦物質和有害重金屬,保留了水中的活性氧,讓水成為了活化水,這能活化細胞,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無毒無菌的純淨水直接被人們飲用後,進入人體,在擴散作用下,體內的各種雜質會迅速溶入其中,同時把體內無用之物,一起排出體外。這種純淨活性水對人體的作用還表現在:溶解度高,易被人體細胞吸收,有利於生津止渴,促進新陳代謝;由於活性水是一種弱堿性飲料,所以它能消除人體消化係統中的油膩物和血管上的血脂,有利於血管彈性的恢複;服藥時能使藥物充分溶解、吸收,極大地提高了藥效;能降低血脂和膽固醇;經常用純淨水洗臉能很好地滋潤皮膚。在日本,這種含氧活性純淨水,還被稱為是“21世紀飲用水”。

目前,市麵上的大量飲料中都含有較多的糖分、合成色素、防腐劑等。攝入過多的糖容易造成人體熱量過剩,過剩的熱量又轉化為脂肪引起肥胖。合成色素是從石油和煤焦油中提取出來的,經常飲用含色素的飲料還會妨礙神經係統的傳導,容易出現性情急躁、情緒不定的征狀;合成色素、防腐劑等進入人體內會引起身體免疫功能減退,抗病能力下降,同時,它們在胃內停留時間過長,還會對人體的胃黏膜產生不良刺激,降低食欲,妨礙食物的消化吸收。

人們都知道,飲料起不到真正解渴的作用。這是因為,在飲料中含有的大量糖分,在進入人體後會產生氧化還原反應,會消耗一定量的水分,其結果隻會讓人愈飲愈渴。因此,補充液體的最佳方式還是飲用水。在人體脫水的狀態下,飲水對細胞的親和力最大,此時水可以迅速地被人體吸收,因而能起到促進新陳代謝,增加全身血容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所以,在花樣繁多的各種飲品中,純淨水仍然是首選。

千百年來,隨著人們對飲用水質量要求的提高,人們從喝天然水→自來水→開水→礦泉水→蒸餾水→純淨水。這種喝水的發展變化既是因為水源被汙染,也反映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一種人類進步。而且,城市供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根據不同需要去開發不同層次的水產品。無論人們喝什麼水,喝幹淨水應該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因為水汙染的加劇,對人類造成危害是無可置疑的,所以我們首先應考慮的是去除掉水中對人體危害的汙染物,其次才能考慮要從水中獲得有益於人體健康的物質。從純淨水的定義和國家標準可以看出,純淨水去除了水中的有機成分、有害物質及微生物且不含任何添加劑,是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放心選用的水源之一。

第五節 喝健康水,健康喝水

飲水對於人而言是如此的重要,同時喝水還要講究時間和方法,科學的飲水能讓身體更健康。我們常說人可三天不吃飯,但不可一日不喝水,在每一天中的早、中、晚都要喝上1~2杯水,慢慢喝,細細品,就能從中感覺到有一股微微的甘甜,而且小便清長,大便通潤,神清氣爽。

當人們在頭疼腦熱時,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會到醫院看病,大夫除了要你按時服藥外,一定還會叮囑你好好休息,並且要多喝水。這不僅是因為藥物隻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人體吸收外,重要的原因還在於水本身就有鎮靜、清熱、排毒的作用,擁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這裏有個真實的例子,例子中的人物是大家熟悉的宋代詩人陸遊,他在顛簸流浪的生活中,居然奇跡般地活到80多歲,這裏的奧秘就在於他所寫的詩句中,“九轉還丹太多事,服水可以追神仙。”在陸遊看來要,想要健康長壽飲水比煉丹還要好。在當時的年代他能活到80歲的高壽,由此可見,健康長壽和喝水是有很大關係的。

一、健康飲水7大標準

早在2003年的9月,在天津召開的首屆科技學術交流月活動中,我國有關專家提出健康飲水7大標準:

第一,不含有毒、有害及有異味的物質;

第二,硬度要適中;

第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含量適中;

第四,pH值呈微堿性;

第五,水中溶解氧及二氧化碳含量適中;

第六,水分子團小;

第七,水的生理功能強。

專家們認為,喝水不易一次性的都喝完,要分次飲用。成人每天最好喝水次數不得少於6次,而未成年人每天喝水量也要保證在1000毫升左右。水的溫度一般保證在25攝氏度至30攝氏度為宜,不易過燙。對於發燒的病人來說,多喝開水可提高抵抗力,起到消汗、多小便、降低體溫的作用,此外,還能排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質。在生活中喝水要注意科學飲水,這將會使人受益無窮。

二、為健康水分類

在如今眾多的飲用水中,專家們會教給我們辨別飲用水“體質”好壞的標準,這是每一個注重自我身體健康的人都應知道的常識。

純水:經過膜分離過濾裝置後得到的飲用水。一方麵它濾掉了水中的所有的有害物質,同時也濾掉了水中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

淨水:經活性炭等過濾的飲用水,在過濾了有害物質的同時,讓水礦物質等有益人體的元素保留可下來。但過濾芯必須時刻保持幹淨,定期進行更換,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水質的穩定。

礦泉水:來自地下深層流經岩石的地下水,經過一定處理後得到的飲用水,其中含有一定的對人體的新陳代謝有益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這是它最大的特征。

如何辨別礦泉水的優劣呢?商標上都要印有水中的離子含量,鈣高、鈉低搭配的水為最佳。理想的礦泉水其商標上也都標注了鎂、鉀、硫酸根等主要微量元素的含量。

礦物質水:礦物質水不是礦泉水,其中的礦物質是通過人工後來添加進去的。由於在礦物質的人工配比上有難度,因此礦物質水的營養價值不如礦泉水好。

山泉水:山泉水並不是礦泉水,在國內業尚無相關的標準,其本身的“體質”也並不穩定。

富氧水:富氧水為人工充氧的水,在水中氧的溶解飽和度是有嚴格規定的,並非越多越好。

蒸餾水:采用多次蒸餾的方法處理出來的純淨水,水質很好,其中幾乎不含離子。

麵對以上種類繁多的水,中國醫促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牛曉英認為:“安全並不是唯一標準,人們在選擇長期的飲用水時更應該注重其是否有益於人體健康,不含有害物質的純水很幹淨,飲用盡管安全但長期飲用對人體並無益。”因此,評判一種水的“體質”健康與否的更重要的標準是,水的硬度是否偏弱堿性,其中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有量以及水分子的大小。

在所有的水中,盡管專家們一致認為礦泉水是飲用水中的最佳選擇,但圍繞著礦泉水卻仍然有著眾多的疑問。“為什麼用礦泉水泡茶會發紅?”“為什麼礦泉水喝起來有股怪味?”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麵對這眾多的疑問,身為複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朱惠剛教授的解釋是,各個地方的水源采來的礦泉水“體質”本身就存在著差異。目前,我國製定的礦泉水標準隻是針對所有礦泉水生產企業的準入限製,並沒有對不同地方的地下水源的“體質”作出更加細化的規定。在日本,礦泉水除了有國家規定的標準外,還擁有美味和健康兩項指標,這就為不同口味的消費者提供選購的便利,這對於正確引導消費者的飲用有很大的幫助。

三、學會健康喝水

喝水在“保健飲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重角色了,科學地根據人體的生理要求來安排每天喝水的數量、時間和方法,這對人體的健康極為重要,而不是隻是為了解渴。通常情況下,一個人一天所需水分大約在2500毫升,除了體內物質代謝可氧化生成水300毫升外,每天至少應從飲食中補充2200毫升,才能達到平衡。這2200毫升的水應該怎樣科學地補充到人體中去呢?其中,餐前空腹喝水,餐時有湯有水是主要的補充來源。在進餐時喝一定量的湯水,有助於溶解食物,以便胃蠕動時將食物和胃液攪拌,進行初步的消化,因此供應更多的水分,會有利於食物在小腸中的消化和吸收。如果餐前、餐時不適量地補充水分,當飯後胃液大量分泌時體液失水,勢必引起口渴。這個時候再喝水,就會衝淡胃液而影響消化,還會因喝水過多而增加心髒和腎髒的負擔。

在喝水時,餐前的空腹喝水很重要。所謂的餐前空腹喝水是指每天早、中、晚三餐之前約一個小時,喝一定數量的水。因為,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器官的消化液來完成的。消化液每天分泌的總量達8000毫升左右。飯前空腹喝水,水在胃內隻停留2至3分鍾,便迅速進入小腸並被吸收進入血液,一小時左右可補充到全身組織細胞,供應體內對水的需要。所以,餐前喝水就可以保證細胞能分泌必要的、足夠的消化液,來促進食欲,幫助消化吸收,同時又可以不影響組織細胞中的生理含水量。三餐前的補水要數早餐尤其的重要,因為睡了一夜,時間較長,人體損失水分較多,早上醒來,多飲些水是非常重要的。

真正有效的飲水方法,是指一口氣或是一次性將一杯約為200至250毫升的水喝完,而不是隨便喝兩口。這樣才會讓身體真正吸收這些水。當然,所謂一次性飲水並非一定要一口氣喝完。如果隻隨便喝一兩口來止渴,對身體根本無濟於事。

在喝水的眾多知識中,同時還要注意以下重要的幾點。

其一,飲好水:盡量避免常飲過多的蒸餾水。長期飲用的蒸餾水中太酸的pH值,會傷害身體的健康,對腎髒較弱的人士更為不利,所以應選擇品質優良的礦泉水飲用。如可以的話,飲用一點堿性的水對人體的益處更大。如果使用的是家用濾水器,那麼則要把過濾的水煮熟後再喝。

其二,飲暖水:盡量飲用暖開水。炎熱的夏日,很多人都喜歡選擇冰水飲用。冰水對胃髒刺激很大,其實在夏季飲暖開水更為有益,最有助於身體吸收的。

其三,空腹飲水:飲水是可以隨時進行的一件事,口渴時才飲用往往隻能解渴,而不能對身體起到多大的好處。因此,有效的飲水方法是在空腹時飲用,這樣水會在消化管道中流通,很快被身體所吸收。

其四,能放能收:上班的白領一族,時常都會因為工作繁忙的關係而疏忽了飲水,在此特意提醒各位朋友,切勿以“常去廁所”為借口忽略了喝水。長此下去,膀胱和腎都會受損害,容易引起腰酸背痛的現象。

四、一天喝水行程表

在此,美容專家們為我們推薦了一個“一天喝水行程表”,以供大家作為喝水時間上的參考。

6:30經過一整夜的睡眠,身體處於缺水饑餓狀態,因此在起床之際先喝上250毫升的水,可以很好地幫助腎髒、肝髒排毒。

8:30每天清晨從起床到辦公室的這一段時間,總是特別的緊湊,情緒也會比較的緊張,這樣身體在無形中會出現了脫水現象。因此到了辦公室後,先別急著泡咖啡,而是先給自己準備好一杯至少250毫升的飲用水!

11:00在空調屋裏工作一段時間後,一定得趁期間的休息時間,再給自己來上一天中的第三杯水,以此來補充流失的水分,這有助於放鬆工作中的緊張情緒!

12:50用完午餐的半小時後,喝一些水,可以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切忌,不能飯後立刻飲水。

15:00大概到了西方下午茶(一般在下午四點鍾)的時間,這時給自己來上一杯健康礦泉水,同樣具有提神醒腦的功效。

17:30在下班離開辦公室之前,再給自己來上一杯水,增加一下胃中的飽足感,避免吃晚餐時的暴飲暴食。

22:00睡前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再喝上一天中的最後一杯水,但要注意不能喝太多,以免晚上上洗手間影響睡眠的質量。

五、走出喝水誤區

喝水再好,也存在著一定的量和一定的方法。雖然有些人已經養成了長期飲用水的好習慣中,但卻沒有走出喝水的誤區。常見的喝水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麵。

誤區1:自來水可直接飲用。由於自然水源受到了嚴重汙染,雖然自來水經過了處理,但自來水中仍然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和百種以上的有機化合物。如果直接飲用自來水,日積月累這些物質會對身體有很大損害。所以,目前作為家庭用水的自來水,直接去飲用是需要謹慎考慮的。

誤區2:桶裝水方便衛生。盛放桶裝水的水桶會被回收反複再利用很多次,因此在返回到消費者手裏的過程中很容易造成真菌感染。有些不正規的生產廠家的產品甚至會使用大量的“黑心桶”,它們的衛生條件更加難以保證。並且飲水機中的開水由於反複煮沸、保溫的關係,也很容易造成礦物質沉積,而這種“千沸水”中亞硝酸鹽的升高,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誤區3:純淨水最健康。純淨水太過“純淨”,其中所有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都被過濾掉去,沒有任何一點“營養”成分,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營養學家們指出,純水、純淨水中,由於缺少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長期飲用這種水會將人體內大量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帶走,造成嚴重的礦物質失衡,與此同時會降低人體免疫力。人體的體液是微堿性的,而純淨水的pH值呈弱酸性,人如果長期飲用弱酸性的水,身體內環境會遭到破壞,體質酸化,酸性的體質更容易引發多種疾病。因此專家告誡人們:純淨水隻適合作為飲用水的補充使用,而不適合長期飲用,尤其是針對正在成長發育中的中小學生和免疫力低下的中老年人群。

誤區4:冰鎮水衛生無菌。很多腸道腹瀉患者發病的重要原因,就是無節製地飲用冰鎮水。喝生水拉肚子是常識,可對於冰鎮水而言,人們在認識上依然存在著誤區。甚至很多人認為冰鎮本身是一種很好的消毒方法。實際上,在0℃~4℃的冰鎮環境中,很多細菌照樣滋生、繁殖,因此冰鎮水根本起不到保證衛生健康的作用。從醫學角度而言,夏天人體內的胃酸分泌相對較少,如果在此時大量飲用冰鎮水、冰鎮啤酒反而會進一步稀釋胃酸,造成腸道紊亂,由此引發眾多的腸道疾病。

誤區5:礦泉水礦物質含量越高越好。因為在礦泉水中,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大量礦物質而深得人們的喜愛。但人們卻片麵的強調水中礦物質含量,認為其中的礦物質含量越高越好,其實不然。飲用水中所含的礦物質,應該以適量、平衡為標準,一味的礦物質含量高並不能說明水的活力就強。並且,當水中礦物含量超標時,還會嚴重地危害人體健康。

由此可見,運用我們所掌握的水知識,選擇安全、健康的水源是飲水最重要、最關鍵的第一步。

第六節 水是治病的良醫

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是維係人類生息繁衍、健康長壽的必需物質,也是最好的良藥。人的身體就是由水、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六大元素組成的。其中,水所占的比例為人體體重的65%~70%,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是靠水支撐起來的。在人體內,水是最佳的溶劑,它能輸運營養物質和排泄體內廢物,因此如果人損失了體內20%的水分,就不能進行氧化、還原、分解、合成等生理活動。

長久以來,營養學家主要研究的是人體30%的固體物質中所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元素,而忽視了對占人體70%的水的研究。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生命的新陳代謝、係統平衡、消化吸收、血液循環、營養輸送、體溫調節,每一個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水不但擔負體內物質輸送與媒介的作用,還直接參與到了生物大分子結構,水與生物大分子共同完成了人體的物質代謝、能量代謝和信息代謝。所以水的質量就是生命的質量,關愛生命就要從飲水開始。

近年來,科學家們對水做了大量研究。在醫學方麵,人們對老年人進行了水方麵的分組研究。在分成的兩組中,一組半夜起來喝250毫升白開水,另一組則一覺睡到天亮,然後在清晨分別測定他們的血液濃度。結果顯示,喝水一組的人血液濃度明顯降低。老年人由於生理衰老等各種因素,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血液黏稠度也較高。夜間缺水會使血液黏稠度升高,血小板凝聚力亢進,使原來粥樣硬化的血管更易產生栓塞,當栓子脫落在腦動脈、冠狀動脈及其分支內時,便發生缺血性中風或心肌梗塞,甚至因此死亡。臨床醫學表明,腦血栓的形成絕大部分是清晨起床時被發現的,猝發時間多在半夜。

人到了中老年時期,細胞內的水分會比青年時期減少了三至四成之多,也因為這樣,中老年人大多數皮膚會出現皺紋,如果不能充分補充水分,不僅皮膚起皺情況嚴重,還將影響正常的排尿。當人生的階段步入花甲之年以後,身體內的水分會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從而呈現慢性脫水現象。由於皮膚細胞中水分的減少,會讓皮下組織和彈性組織出現萎縮,皮脂腺分泌水分降低,皮膚變得幹燥,皺紋增多。同時伴隨著水分的不足,還會影響人體內唾液、膽汁、胃液的分泌,因此缺水的老人時常會感覺到精神萎靡,出現消化功能障礙、便秘等現象。為了老年人的健康長壽,即便是不愛喝水的人,也要養成每天喝點水的習慣。其中每天要以1000~1500毫升為宜,而且要每日三餐前半小時喝,這樣可增加食欲,同時也非常有益於老年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