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鍾情 156.荊州之爭(下)(1 / 1)

桓玄卻說道:“能做到這樣已經不錯了,現在該靠我自己了。對了,元亮,你幫我這麼大的忙,要我怎麼謝你啊。”陶淵明說道:“我沒什麼要求,隻是有個堂兄在建康城混不下去了,希望來荊州求個職務。”

桓玄很爽快地說:“沒問題,荊襄九郡,隻要還在我手裏的,你看中哪個隨便問我要。”陶淵明道:“大可不必這樣,他無大才,隨便安排個虛名就可以了。”

桓玄點了點頭:“好,不過我還要再送你一份大禮。”陶淵明詫異道:“哦,能讓我感興趣的,莫非是瓊漿玉液?”

桓玄朗聲大笑:“哈哈,正是 ,當年父親北伐,無意在當年故都的一個地窖中發現了當年晉武帝為慶賀東吳滅亡,天下重新一統而釀下的美酒。後來父親除了和將士共享了大部分其餘都帶回來了,我送你3壇。”

陶淵明兩眼放光:“這酒少說也有七八十年了啊。桓玄啊,你可真夠朋友,我一定收下哈。”兩人說完朗聲大笑。

幾日後,新到任的官員來到荊州,桓玄率一批荊州本地士紳出城相迎。“哎,說真的,弟弟,我實在想不到咱們這麼客氣幹嘛?”桓修問道。

桓玄咬咬牙說:“哼,今天不給足他們麵子,隻怕他們就要借題發揮了。”桓修又問:“那弟弟怎麼看來的兩個人?”

桓玄想了一陣,說:“當年謝東山急流勇退,所以司馬道子承諾以後安置管員肯定也算他一份,所以此次兩人都安插了自己的人。楊詮期是司馬道子的心腹,來就是獨霸荊州的,而殷仲堪受謝安的影響,做事一定會力求平衡。

所以,他不會讓楊詮期吃掉我,也不會讓我吃掉楊詮期,維持住均勢才是最重要。不難看出,其實殷仲堪也有想當地方軍閥的心思啊。話說楊詮期祖上也是大族啊,是四知先生楊震之後,和楊修是拜一個祖宗的。

漢朝時楊家可是和袁家一樣的大族啊,隻可惜,讓曹阿瞞打壓的不輕啊。你看,他們來了。”桓玄等人前去相迎,可是殷仲堪還算客氣。

楊詮期卻處處找茬,期間還辱罵桓溫,急的桓振拔刀相向,好在桓玄和殷仲堪明白形勢,製止了兩人的差點激起的衝突。而在此期間,桓玄注意到殷仲堪的弟弟殷仲文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同時,桓玄囑咐桓修在散了以後,安排下給楊詮期的下馬威。

“弟弟,弟弟。”桓修興高采烈地走了進來。桓玄笑問:“哥哥這麼開心,相必事情已經辦好了?”

桓修說:“楊詮期還沒回到府內,半路就遭到截殺,幾經生死才突圍出來。據說受了輕傷,這下他該收斂點了,知道是在誰的地盤上了,哈哈。”

桓玄拍手道:“好,你即刻派一隊人馬以保障他安全為名在那駐紮下。”桓修問:“那他萬一不肯呢?”

桓玄厲聲說道:“如果他不肯,你就告訴他一旦出了事,後果可要自負哦,荊州可不太平。隻要他同意,那你們這些人就給我死死盯住他,讓他寸步難行!!”

桓修領命說:“我這就去辦,不過你說他會不會通報給司馬老兒呢?”桓玄輕蔑地說道:“哼,告訴又如何?難道司馬老兒會為了一條狗就和我宣戰?不值得。

司馬老兒最多訓我一頓,然後在安排條狗來而已。所以,要想和別人鬥下去就要掐住別人的底線,而不是給別人掐住自己的底線!”桓修欣慰地看下桓玄就走了。

“殷兄,請。”在荊州城內的酒樓裏,桓玄與殷仲文把酒而談,桓玄問道:“如今令兄兄長接管了荊州三個郡,想必仁兄也跟著風光了一把吧?”

殷仲文歎了口氣:“嗬,倘若真能如此那就好了,哎誰讓我是小老婆生的呢?他幾時曾拿我當過兄弟?”

桓玄抿了一口酒:“這就不該了啊?畢竟是兄弟,怎麼能這樣啊,如果殷兄看得起桓某,我手裏現有的四個郡倒是可以劃歸一個給殷兄,如何?”

殷仲文簡直不敢相信,吃驚的問道:“這,怎麼好意思啊。”桓玄拍著殷仲文的肩膀說:“這麼見外幹嘛,我們是朋友嘛。”

殷仲文搖了搖頭說:“哎,看看桓兄,再看看我那個自家哥哥,真是沒得比啊!桓兄放心,以後有用的到在下的,我一定替你辦到。”說完兩人又攀談了一番,殷仲文便起身告辭了。

這時,桓修從後麵走了出來,問道:“你把一個郡就這麼給殷仲文了?你現在隻有四個啊,給了一個就三個了,那殷仲堪就是四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