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忘江湖 199.建康告急(下)(1 / 1)

諸葛長民搶先說:“太尉無須驚擾,局勢盡在掌握。”劉裕輕蔑一笑,反問道:“盡在掌握?那劉毅何以能率領大軍西征盧循?!”

諸葛長民沉默了。劉裕站起身數落他們道:“我走之前是怎麼吩咐的?要用劉毅,但不是被劉毅所用,你們倆個現在還真被他使喚了!”

孟昶卻說道:“寄奴,為何在你和希樂的眼中,平叛不是第一位,爭權奪利才是第一位呢?什麼時候你們才能把為國堪憂放在首位呢!!”“你在質疑我?”劉裕反問孟昶道。

諸葛長民見劉裕和孟昶似乎要吵起來,忙說:“現在咱們不是內訌的時候,還是多想想怎麼對付盧循,徐道覆,怎麼對付劉毅吧。對了,太尉,你大軍回來了多少啊?”

劉裕長歎道:“兵馬行至下邳的時候,我便兵分兩路,水路大軍負責押送輜重,陸路則急速趕回。

可是半路上就聽聞何無忌陣亡的消息,我便率數十名親兵日夜兼程趕回來了。檀道濟的數千鐵騎大概會在十日後到達,至於大軍,起碼還要等二十餘日。”

“這麼久?那建康城鐵定是守不住的啊。寄奴,我看我們不如暫且遷都江北,彙合了大軍之後再殺回建康。”孟昶急切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劉裕鄙夷地說道:“孟昶,你的膽色哪裏去了!?如今我軍新敗,士氣低迷,你這要是一撤,那別說是江南的軍心,就是江北的軍心也頃刻瓦解,難道你忘了桓玄當初退出建康城最後落得什麼下場了麼!”

劉裕繞過孟昶,又走到諸葛長民麵前,說道:“我意已決,絕不遷都。這點我想無論是我,還是劉毅都是這麼想的,且不說劉毅能不能擋住盧循,徐道覆等人,就算是擋不住,我也要死守建康城!”

孟昶悲愴地說道:“想當初是我力勸你親率大軍北伐燕國的,結果引來了盧循之亂,這一切都是我的罪過啊。現如今,我想我也隻能是一死以謝天下了。”

劉裕望著他問道:“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你是認為我北伐燕國於國無益麼?還是你認為我應該對這次盧循叛亂負全責?孟昶啊孟昶,沒想到關鍵時刻連你也在質疑我,嗬,嗬嗬。你不是想去死麼?好,沒人攔你!但是,你給我記住,要死也等我擊敗了盧循再去死!”

孟昶沒有再說什麼,隻是搖著頭苦笑著往殿外走去。此時的孟昶心中百感交集,眼眶中的兩行清淚不自覺地從臉頰滑落,到門口時,他發出了最後的喟歎:“士為知己者死,可是當信任已不再,寄奴,你我之間的恩義也便盡了。”

石頭城上,劉裕佇立城頭,看著滾滾東去的長江水,心裏感慨萬千。這時,劉穆之緩緩地走到劉裕身邊,他也是極目遠望,問著劉裕:“大人,你在看什麼啊?”

劉裕凝重地說道:“以前小的時候,總覺得這江水寬廣,似乎永遠都沒有邊際,要想看下江對岸的景色很難。可現在再這麼一看,這江其實也就那麼大,對岸的風景也不如這邊。”

“不是長江變小了,而是大人你變大了。你不該止步於江這邊,而應該去征服更為廣闊的土地。”劉穆之如是說道。劉裕淡淡地問道:“劉毅那邊有消息了麼?”

劉穆之笑著說道:“大人你現在的心情一定很矛盾吧,一來,你希望劉毅能剿滅盧循,徐道覆的叛亂,這樣於國是有益的。

可如此一來,劉毅趁機做大,於己又是大大的不利,所以大人既希望劉毅能贏,又希望劉毅會敗。”

劉裕也笑了:“穆之,果然我的心思都瞞不過你啊。不過你猜的並不完全,劉毅的勝敗並不會左右我對朝政的控製,即使他勝了,我有平滅桓玄之功,又有削平燕國之績,絕對能壓劉毅一頭。

不過,他就算是敗了,我也有能力弭平危局,隻是,國家的實力要受損了,至少得休兵三年。”

劉穆之又說道:“那你是擔心你的弟弟劉道規吧,此時他孤軍在外,極有被盧循大軍消滅的危險。”說到這裏,劉裕的心“咯噔”了一下,沒有說話。

因為在劉裕的心底,確實為自己的這個弟弟異常擔憂,道規很懂事,可自己這個做哥哥的實在虧欠他太多了,如今他身處險境,可是作為哥哥的劉裕卻無法搭救他。